冬日的学校里,八零后的童年玩的样子不是很多,男生喜欢的打纸片,女生擅长的踢毽子,跳绳,在那个年代,我特别喜欢玩打纸片,每次放学后,跟同学打纸片打得胳膊疼,还有的同学,玩起来输得连作业本都叠成了纸片,因为纸片讲究越厚越有劲,但因为那时候纸还比较少,所以很多人都想办法把自己的纸片变得又大又有劲,可以说闹出了不少的笑话。
原来,为了让学生远离电子产品,调动学生的锻炼积极性,沿河小学前不久集思广益,将“80后”小时候经常跟小伙伴们玩的丢手绢、跳皮筋、赶猪、丢沙包、叫号等经典老游戏引入大课间,学生们可以在游戏中动起来,树立规则意识,体验游戏竞争的乐趣。
80、90年代的孩子,最大的已经过了40岁,最小的也25岁了,逐渐成为了这个社会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这个年代出生的孩子,特别是80年、90年代初期的孩子,处在开放不久、经济飞速发展和互联网方兴未艾的特殊阶段,大部分都经历了物质相对贫乏的岁月。
80后的童年是简单快乐的,那个时代大多数家庭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没有高铁,也没有自驾游,有的只是游乐场的打折和玩具店的促销,最重要的是,那个时候父母有更多的时间陪伴,童年是单纯而美好的。20年后,再看到当年我们玩过的玩具,每一个都能浮想连翩。
小时候的我们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没有辅导班,没有兴趣班,放学之后就可以任意玩耍。铁环用铁条制作而成,然后用一个铁条头部弯成一个“u”型,大家同时一边跑一边用铁条推着铁环在前面滚,中途不能让铁环倒地,倒地就算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