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简直是一场非常非常非常惊人的飓风。”佛罗里达州资深气象学家约翰·莫拉莱斯(John Morales)在播报天气预报时突然哽咽。在他旁边的屏幕上,是飓风“米尔顿”(Milton)旋涡状、巨大的红色图像。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7日报道,近几个月,由于极端天气频发,许多国家针对气候部门及气候专家的辱骂和威胁显著增多,“气候阴谋论”甚嚣尘上。这些威胁辱骂既来自社交媒体和网站,也来自信件和电话,还有人在气象局大楼上涂鸦辱骂。
广州未来几日雨水不断。据天气预报,8月15-17日受低涡发展移近影响,广州有大雨局部暴雨。低涡是什么?为何威力如此大?低涡,陆地的“台风”低涡,是暴雨和强对流天气形成的重要天气系统,通常存在于1.5千米到3千米高度。在我国气象学界有一种说法:东有台风,西有低涡。
来源:中国气象 作为冬季极端天气的代表,炸弹气旋常常给美国、加拿大等地带来狂风暴雪等多重影响。早在11月中下旬,美国和加拿大西海岸多地就曾遭遇炸弹气旋袭击,造成电线杆倒塌、大规模停电、水陆交通受阻。炸弹气旋如此强大的破坏力从何而来?其发生的成因、机理有哪些?
编者按:七十五载波澜壮阔,七十五载春华秋实。中国人民一代接着一代干,创造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即日起,南都、N视频推出“新中国成立75周年特别策划——跨越时空的接力”,走进多个行业和领域,讲述几代人传承奋发进取精神,真抓实干、接力创新,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故事。
中国现代科学史熠熠生辉,著名气象学家涂长望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星辰。他是中国近代气象科学的奠基人之一,是中国近代长期天气预报的开拓者。在他和竺可桢、赵九章等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气象科学掀开历史新篇章。涂长望早期在沪江大学的求学经历,与他后来走上科学道路密不可分。
封面新闻记者 边雪 谭羽清六月火云散,蝉声鸣树梢。夏至未至,不断升高的气温接连打破高温纪录,成为一种“新常态”。近日,多国气象专家发出警告,拉升全球气温的厄尔尼诺现象提前到来,并预测该现象在秋冬时节会达到中等至强的程度,可能致使明年全球平均气温再创新高。
龙卷风来了!呼啸着卷起大树和汽车。 空气闻上去像刚切割的新鲜青草,远处传来类似喷气飞机的声音。手机警报响起,人们纷纷躲进地下室避难。 就在这瞬间,有一辆车,反其道而行之,迎着龙卷风的方向前进,做了一个最帅的逆行。这是追风者团队。
“欲造就人才,非施以教育不为功。我国如不欲发展气象测候则已,若欲广设气象台,则人才之养成,实亦为急务。”这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教育家、地理学家竺可桢先生在系统考察国外气象测候组织、气象台分布情况后对我国气象事业发展提出的宝贵建议。
近期,滚滚热浪在北半球肆虐,多地进入高温“炙烤”模式。世界气象组织表示,当前正席卷欧洲的热浪还将持续,高温等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将至少持续至21世纪60年代。气象学家普遍认为,今年全球气候变暖的节奏、程度以及高温的极端性与破纪录频次十分罕见。那么到底谁是“高温元凶”?
“订单已交给同行朋友代为生产,这两个月会安排员工做一些清理维修工作,正常发工资。”4月28日,在广州白云区钟落潭镇光明村,前一天刚经历龙卷风的工厂老板向南都、N视频记者谈起了最新的计划。那天,他们经历了突然的天黑和断电,短短几分钟后出门,眼前已是铁皮棚被掀翻、扭曲。
他是中国第一本天气学教材《天气学基础》的主要编写者、中国第一代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设计者之一、我国第一代和第二代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建立的主要参与者,在中尺度暴雨系统、台风中长期预报、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发展和业务化等领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曾以项目首席或主要参与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青年气象工作者】光明日报记者 王美莹 光明日报通讯员 祝子津1980年7月7日,伴着一首《渔舟唱晚》,央视首期《天气预报》节目诞生。这不仅成为几代人的共同记忆,也开启了气象人的崭新时代——气象科学通过电视走进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