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静,微信公众号:郭静的互联网圈在信息匮乏时期,新闻门户因为不知道用户的信息需求,只能通过海量的新闻向用户推送,让用户在海量的新闻流当中找到自己需要的新闻进行点击。用户是一个点,新闻门户是一个面,新闻门户不可能只做一个点,而要做到面,就需要“琳琅满目”的新闻信息。
8月28日,商务部、科技部调整发布《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该通知一出,在互联网上掀起轩然大波,这充分说明了商务部开始重视人工智能在各类互联网应用上的快速发展,并且开始限制相应的数据、模型和技术扩散到对我们不友好的国家和地区。
甚至有用户发现,广告都是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这都是算法推荐导致的。据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15日,抖音、今日头条、微信、淘宝、百度、大众点评、微博、小红书等App均已上线算法关闭键,允许用户在后台一键关闭“个性化推荐”。
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手机,这似乎已经是大家的共识。纸媒之所以消亡,正因为广告量越来越下降。最有效的广告,一定要给潜在消费客户,移动端使用人数的增加,使得广告的投放有所转移。先看看关于移动端使用的数据:早在2014年6月,移动端网民已超过PC端,用户更倾向自由的边走边读。
今日头条是一款精准化推荐的新闻资讯客户端,其凭借着精准的个性推荐深受用户喜爱。今日头条凭借其大数据,可以为用户推荐其想看的信息和广告,今日头条让广告也要成为有用的资讯。张一鸣认为,算法是《今日头条》这款兴趣推荐搜索引擎的核心,是与传统媒体的本质区别。张一鸣把算法看成一个生命体。
那么未来社会还需要新闻媒体吗?答案是需要,因为海量的信息远远超过了个人的承载能力。人类已经从信息时代进入到了注意力时代。注意力在现代和未来社会都是一场稀缺的资源。个人不具备核实信源、分析信息的时间。公众需要一群具有公信力的群体帮助他们来遴选信息、分析信息、提供观点。
3月1日,由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正式施行,其中明确要求,各类提供算法推荐服务的互联网公司保障用户的算法知情权和算法选择权,应当向用户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或者便捷地关闭算法推荐服务的选项,并“建立和完善人工干预和用户自主选择的机制”。
互联网给用户带来了大量的信息,满足了用户在信息时代对信息的需求,也使得用户在面对大量信息时无法从中获得对自己真正有用的那部分信息,对信息的使用效率反而降低了,而通常解决这个问题最常规的办法是推荐系统,推荐系统能有效帮助用户快速发现感兴趣和高质量的信息,提升用户体验,增加用户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