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肇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岭南土著文化和广府文化的发祥地,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最早的交汇处,从明朝嘉靖四十三年至清朝乾隆十一年,两广总督府在肇庆共182年,明清之际,肇庆还一度成为南明永历王朝的首都,在这么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里,有这么一座小小的村庄,见证了一位影响中国历史的人物到来。
《利玛窦的记忆宫殿》是美国史学家史景迁的文化历史名著。利玛窦是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的意大利人,是天主教在中国最早的传教士之一。史景迁这本书跳出编年史和传记书写框架,拾起利玛窦的八个记忆碎片,搭建起一座记忆宫殿,生动还原时代背景,用丰富的层次与复杂的呈现描绘一幅时代肖像。
就在郑和下西洋半个世纪之后,以哥伦布为代表的西方航海家展开了大规模的海上探险,从而开启了长达几个世纪之久的“地理大发现”的时代,同时西方殖民者携带“枪炮、病菌和钢铁”把触角伸向了亚洲、非洲、美洲,把一个又一个国家变成了他们的殖民地。
因为最近有人向我咨询《利玛窦评传》这套书时我才开始看它的,这套书分上下两册,作者裴化行法国人原名亨利贝尔纳,商务印书馆1993年出版,讲述的是意大利天主教神父利玛窦在明万历年间来到中国传教的故事,其中穿插着大量史料、景物描写和磨难事件等。
第一章 “利玛窦规矩”及其意义 利玛窦(1552-1610年),意大利马切拉塔市一个药店老板的儿子。利玛窦家后来承包了当地的银行,经营不善,还惹上了官司,家境并不宽裕。 利玛窦从小就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求。16岁他去罗马学习,所学的专业是法律。
历史有时像魔术师,让时光倒错,周围的天地和气息瞬间变化,把现实中的人拽入遥远的往昔。每次经过徐家汇,我都会看到一个飘逸的背影,瘦削,沉静,在波光树影中踽踽独行,遥远而神秘。他从四百多年前的古老历史中走出来,脚步轻捷,却一路足音激荡,整个世界都漾动着悠长不绝的回声。
【导读】10月26日下午,文汇讲堂169-5期“上海6000年(全称为上海文明探源工程:贯古通今向未来 上海6000年)”,在闵行区华漕镇王圻故里·赵家村鹿鸣影苑举办,主题为《史学大家王圻与隐逸士人陈继儒——晚明上海士人的民本思想与创新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