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看来,这多是因为脾胃被寒邪伤着了,根据“寒则温之”的原则,需要用一些温燥的药物来温暖脾胃,可以选用的药物有很多,我们经常见到的有香砂养胃丸、附子理中丸等,那么它们在功能上有什么区别,该如何选用呢?
这样的天气下,大家都喜欢吹空调、吃西瓜、喝冷饮,再吃点儿烧烤又麻又辣,配点儿冰镇啤酒。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受损百病由生,所以保护脾胃阳气尤为重要,医圣仲景先师安排了温中健脾的“理中汤”,在《金匮要略》里又叫“人参汤”,现代人们制成了药店常见、方便实用的中成药——理中丸。
我们先来说说这个理中丸是干什么的,理中丸是张仲景《伤寒论》中的代表方剂,里面只有四味药,分别是干姜,人参,白术以及甘草,干姜可以温中散寒,人参、白术、甘草健脾益气,补益脾胃,所以理中丸主要调理的就是脾胃虚寒,如果你一吃凉的就容易胃痛,拉肚子,四肢怕冷,伸出舌头一看,发现舌头的颜色很淡,舌苔薄白,舌体胖大有齿痕,那这时就可以参考用这个理中丸来调理了。
根据临床数据观察发现,这几年脾胃虚寒的人日益增多,他们大多数是因为饮食不节制,贪食生冷寒凉食物,外加不运动,过度伤阳耗阳,导致脾阳亏损,从而表现出胃脘冷痛,手脚冰凉,食欲不振,大便稀软不成形等情况,那有人就说了,自己平时也用附子理中丸和参苓白术散了,为什么没一点改善呢?
从本节课起,我们开始讲脾土病证的治疗方,第一个,理中丸。理中丸的组成很简单,一共4个药,人参,干姜,白术和甘草。其中,白术一般用炒白术,甘草一般用炙甘草。既然是都用炒制的炮制品,那么这个方子的功效也很明确,那就是温中健脾。
0133岁的张师傅是一名长途司机,由于工作原因饮食不规律,饱一顿饿一顿,胃痛反复2年,一受寒或者吃了生冷就发作,热敷才能缓解。上个月,张师傅胃痛又犯,热敷也不见好转,去医院做了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未见异常,妻子便带他去看了中医。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寒,应温胃健脾止痛。
现如今大家总是吃的多、吃的好,随之而来的就会出现腹胀、不消化。我们都知道脾主运化,人出生以后都需要依靠脾胃对食物的运化和吸收,一旦脾胃出现问题,那脾胃的运化能力就会减弱,无法有效地消化或转运水谷精微,身体就会出现各种小毛病。
按照中医上来说,冬季和初春非常容易在体内积聚寒气,成为你患病的隐患,而夏季就是清除体内寒气的最好的时期了。虽然大家现在都逐渐意识到驱寒的重要性,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知道如何用药。像理中丸,小建中汤,吴茱萸汤,大建中汤等,也不知道它们有什么具体的区别!
脾胃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直白来说脾胃就是补给站,承担着人体营养的吸收和运化,如果脾胃功能不好,则会影响到人的身体健康,所以有“脾胃一伤,四脏皆无生气”的说法,同时,中医认为脾胃也是人体的中枢,脾气主升,胃气主降,上下相通,气血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