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给大家讲一个案例:54岁中年大叔,胸痛1个多小时,同时伴有头晕,无呼吸困难。我们这台D-二聚体床旁快速监测仪,检测值<0.16ug/ml表示无血栓,>0.5ug/ml提示存在血栓,>1.0ug/mg提示有血栓相关性疾病存在,>48ug/ml超过机器上限还是第一次见,提示血栓负荷
D-二聚体临床意义与应用概述人体内的纤维蛋白原在纤溶系统激活后产生纤溶酶的作用下,降解形成Bβ1~42肽健,A、B、C、H 附属物以及 X、Y、D、E碎片,称为纤维蛋白原降解的产物(FgDp),这些降解产物可自行聚合成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聚合物(sFMC),在凝血酶(FX)Ⅲa和C
参考文献:[1]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大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 主动脉夹层诊断与治疗规范中国专家共识[J].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17, 33: 641.[2] 李世英, 贡鸣, 颜红兵. D二聚体在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断和预后中的作用[J]. 中国循环杂志, 2008,
作者:杨欣来源:医学界呼吸频道以下这个场景在临床并不陌生……医师的独白:每逢D-二聚体升高的患者,内心就会莫名紧张,患者是不是长血栓啦?或者肺栓塞?执行医嘱:详细询问病史,立即检查下肢血管彩超、胸部增强CT等项目,以除外血栓等疾病。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经纤溶酶水解后产生的特异性降解产物,是常用的反应机体凝血-纤溶系统功能的指标,在骨科手术中,可用于骨创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的评估,同时也可以指导抗凝、判断骨创伤患者病情发展。
新冠疫情高峰的时候,我们科里一位80多岁的前辈得了新冠肺炎,不太重,化验查了“D-二聚体”900μg /L,比医院化验单上255μg /L的正常值高了许多,有医生怀疑她有血栓,要给她注射“低分子肝素”,一种抗血栓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