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之战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极为重要的一场战役,是中美双方王牌部队改变历史进程的一场对决。70余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官兵身着单薄棉衣,在长津湖接近零下40摄氏度的严寒中对阵美国精锐部队第十军,与美国王牌师——陆战一师展开了一场长达28天的大战。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1日讯 真实的战场是什么样子的?他们眼含热泪挥别祖国,义无反顾地投身抗美援朝战场。枪林弹雨中,与死亡擦肩而过,也“轻伤不叫苦,重伤不下火线”;冰天雪地中,在水里用肩膀扛起修桥的横梁,即使浑身结冰,也依然不畏辛劳,不惧风暴……每位老兵,都标记着一段深沉的历史。
这是电影《长津湖》中的画面。也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真实的场景。真实的战场有多惨烈?上面写着:“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绝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青羊区军休中心工作人员为朱龙吟送去鲜花封面新闻记者 赵紫萱“还记得70年前,美军连番轰炸指挥所的那天,正好是我17岁的生日”“那天晚餐时,大家围坐在一起,还在热热闹闹地吃饭。”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3周年。
【老兵简介】王铁军,1933年1月出生,辽宁盘锦人,1949年9月入伍,1954年3月入党,历任学员、见习科员、押运员、会计、队长、助理员、副政治指导员、参谋、秘书(1963年晋升为大尉军衔)、副科长、处长、副局长、代局长、原沈阳军区后勤部工厂管理局局长等职,辽宁省军区沈阳第八离
而真实的战场远比影片中的场景更令人震撼,71年前的冬天,中国人民志愿军在长津湖地区,凭借超乎寻常的战术设计与过人的意志,与“武装到牙齿”的美军展开殊死对决,创造了中方全歼美军一个团的纪录,被美军视为“陆军史上最大的败绩”。
杨殿生,1932年1月出生,辽宁大连人。1947年11月参军,194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1月,杨殿生以志愿军暂编汽车44团2连汽车助手身份入朝参战,作为一名汽车兵,杨殿生在朝鲜战场上承担着后勤保障中至关重要的运输环节,但这默默无闻的背后,却仍然要面对生与死的考验。
原标题:三位老兵讲述兰州战役 “75年前,我们亲历胜利”常治均赵廷杰庞雨水1.司号员常治均:军号就是我手里的钢枪中国甘肃网8月26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记者 周靖博 文/图)曾在兰州战役营盘岭战斗中担任司号员的常治均虽然年事已高,但身体硬朗,每天关注着国内国际时政要闻。
极目新闻记者 曹雪娇 李迎11月28日上午,第11批43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的遗骸搭乘空军运-20飞机回国,烈士遗骸将安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28日上午,几位志愿军老兵来到烈士陵园,迎接战友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