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演播大厅内,大家都在紧紧盯着读稿中的罗京,因为,此时正在进行一场紧要的播报。播报有多惊险?甚至还有领导拿着速效救心丸在现场。此时的罗京,旁边蹲着的是播报主任,正给他递上12页临时稿件。罗京一边看着镜头一边有条不紊地报着主任递上来的稿件。
这恐怕是央视新闻联播有史以来最惊心动魄的一幕,此时的罗京正在播报新闻联播,突然一位同事神色慌张的挥舞着稿件冲进了演播大厅,用无声的语言向罗京示意,原来是接到通知,这次的新闻联播中要插播一条十分特殊的稿件,身经百战的罗京当看到同事紧张的表情时心里也是咯噔一下,正在直播的过程中插播,这样的情况可是从未遇见过,有着丰富主持经验的罗京原来也碰上过要临时插播的情况,但那都是在播报前十几分钟,或几分钟甚至几秒前也都有过,这次的突发状况事情可是破天荒的,因为新闻联对于我们国家非常重要的,节目非常严格,不能有丝毫差错,事后罗京自己都坦言这是他职业生涯史上最难最急的一次,这次罗京要在17分钟内把从未看过的还比较潦草的12页的稿件全部播报完,主要是稿件还没有全部传真过来,压力是全部给到了罗京,他的搭档李瑞英此时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连台里的领导都默默的为罗京捏了一把汗,也理解这次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同时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作为搭档李瑞英来不及思考,赶快用专业的符号勾画梳理着稿件,当把稿件交到罗京的手里时,只见罗京底气十足的就开始了播报,很快带有罗京特色的浑厚的嗓音就传到了电视机前的每位观众的耳朵里,就在罗京顺利的播报第8页稿件时,又出现了状况,此时剩下的稿件迟迟没有传真过来,一旁的李瑞英只能示意罗京,此时的罗京开始放慢语速争取时间,终于等到了剩下的稿件传送过来,17分钟12张潦草的稿件就这样字正腔圆的准确无误的播放完成了,罗京终于用他过硬的专业素养,临危不乱的完成了这次艰难惊险的任务。
来源:新华网新华网北京10月2日电(记者 吴咏玲)“我们需要观察刀具磨削的角度和范围,通过调整机床托板将刀具磨出我们需要的形状。”锉、削、磨、抛,不到5分钟,一片磨损废旧的刀头就被改制成了可二次利用的新刀头,而变废为宝的正是眼前这位有着34年工龄的中国兵器首席技师罗军。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梦楠希望越来越多人了解攀椰竞速,让这份民族记忆代代相传,永远鲜活。——罗军攀椰竞速海南队选手罗军。受访者提供“啪!”一声脆响的同时,罗军的右脚猛地狠狠蹬上椰子树。这一秒,空气似乎都因这一蹬而瞬间紧绷,罗军却知道,一等奖,有戏了!
每经记者:郑雨航 每经编辑:兰素英12月14日,由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指导,世界文化名城论坛、成都传媒集团、成都市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中心主办,每日经济新闻承办的2022世界文化名城论坛·城市构想大会正式启幕。
罗京在播音界是神一样的存在,盖因其在一场的现场直播《新闻联播》中完成了不可完成的任务,外界只知罗京面对潦草且有很多修改笔迹的12页传真,在17分钟的时间里一字不差地口播了出来,但很少知道罗京的那次临时受命是哪一天的《新闻联播》?为何要临时插播?播的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