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名称,很为一些学者所不赞同。他们认为译名不准,主张唯物主义应译为物质主义,唯心主义应译为理想主义。如果这种说法能成立,那么整个哲学就要发生根本性变化了。在我看来,这不是译名和用语的问题。
在上高中的时候,上政治课,讲到哲学时有很重要的两大个派系,一个叫唯心主义,一个叫唯物主义,记得当时这个两个最大的差别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我们当时学的都是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我的个人偏见,中国古典哲学偏重务虚,而务实就差一些,在境界上高一些,在运用上低一些。要论实用性,还是论西方哲学实用性比较强,哲学流派中又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为实用性最强,这经过几代伟人都已经证明了,没什么好说的了。
从哲学角度,这世界上的所有现象归结起来无非就两种,那便是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哲学上最主要的,最重大的,最基本的问题也由这两大类现象展开,就是世界的本源问题,即世界本源是物质还是意识,这两者何者为第一性从古到今,从西方到东方一直争论不休,各个哲人哲学家也都做了深刻的思考和探索,最终形成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派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