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8月初,辽宁锦州。也许是卫立煌将南京的酷热带到了锦州,要么就是范汉杰的心情过于紧张,反正,范汉杰在机场一见到卫立煌就感到浑身发热,鼻子尖上一直冒汗。范汉杰是毕恭毕敬地把卫立煌带进冀辽热边区司令部的。
出任冀热辽边区司令的范汉杰,到了秦皇岛一看,几乎是傻了眼,他手下能掌握的部队是分散于锦州、秦皇岛、葫芦岛、锦西各处的第6兵团,说是一个兵团,当时只有1个军3个师,加上1个两度重建的第184师和孙渡刚刚搭起架子的暂编第55师。
1948年10月14日上午10点,随着东野首长的一声令下,各部队开始向锦州发起了总攻。到下午2点,我军各个方向的部队都已经攻进了锦州城,这在最关键的时刻,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坐着一辆吉普车,直奔锦州机场。
范汉杰走马上任冀热辽边区总司令,到秦皇岛一看,自己都笑了起来,偌大的布防区域,以及锦州、秦皇岛、山海关、葫芦岛等重要的战略要地,而给他的部队却只有孙渡的第6兵团,其实只有一个第93军和第60军调来的一个两度重建的第184师,缺额严重,在三分之一以上。
范汉杰的锦沈会战计划非常歹毒,如果不打折扣落实到位,东野主力的确有遭遇覆灭的危险,东北好不容易形成的大好局面将会再次彻底失去!可是,毛主席为何在获知国民党锦沈计划的情报后,仍然力排众议,坚决主张东野继续先取锦州?
*《辽沈战役亲历记》,作者范汉杰,当时系国民党东北“剿总”中将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从一九四七年五月到一九四八年三月,人民解放军在东北发动夏季、秋季、冬季三次攻势以后,东北全境的国民党军,被打得焦头烂额,退守锦州、沈阳、长春三大城市。
1924年,黄埔刚成立之初,28岁的范汉杰就报考了,可能许多人都不清楚,这个年纪的范汉杰可谓是“大龄剩男”,别人都是20来岁血气方刚的男儿,再则这时候的范汉杰和其他人不同,他不是白身,而是粤军的少将司令,类似于地方军阀系统里面的高级将领,那么这就奇怪了,以来这么大的年纪,二来又是高级将领为何还要报考黄埔?
锦州战役的败军之将锦州战斗打响后,范汉杰感到末日来临。锦州处在危急之中,关内和沈阳的援锦军团,进展得非常缓慢。于是,范汉杰召集兵团司令官及军长开紧急会议,决定将锦州守军撤到锦西,与关内的部队会师后,夹击塔山解放军,然后回师北上,会合沈阳西进兵团与锦州解放军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