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的NiNPs@CeO2NF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在250 摄氏度和300 摄氏度的低温下CO2转化率分别达到50.6 % 和82.3 %,并且在400 °C的高温下测试60小时后,依然展现良好的稳定性。
苏州大学方剑教授团队针对近几年兴起的压电电刺激在调节细胞行为上的应用,总结了静电纺压电聚合物纳米纤维所提供的电刺激用于组织再生的研究进展,对比了基于压电纳米纤维的电刺激施加方式,并深入探讨了不同电刺激施加体系在调节细胞形貌、增殖和分化上的优缺点。
拉马克瑞斯纳·西拉姆教授(Seeram Ramakrishna)是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印度国家工程院院士、新加坡工程院院士、东盟工程与技术院院士、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新加坡国立大学纳米纤维和纳米技术中心主任。2023 年 11 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各组分及其在各组中的比例:a.CS:PVA = 10:90 b.CS: PVA:GO = 10:90:0.5,c.CS:PVA:ASTA = 10:90:5,d.CS:ASTA=10:90:0.1:51,e.CS:PVA:GO:ASTA=10:90:0.5:52。
用二氧化硅/聚酰亚胺复合纳米纤维纺成的纤维膜。科研团队供图洪恒飞张若娴科技日报记者江耘皮毛是哺乳动物适应环境温度的秘密武器。比如兔毛和北极熊毛之类的天然纤维,具有优异的隔热性能、弹性和其他机械性能,其隔热功能主要来源于其特殊的空心结构或多孔结构。
今年初,重庆交通大学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下称“绿航院”)与重庆中纳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中纳科技”)联手打造的重庆首个纳米纤维新材料生产基地实现规模化投产,该基地生产的中纳防水透气多功能冲锋衣于近日推向全国。这也意味着绿航院历时两年开发出的纳米纤维隔膜真正实现了产业化落地。
青岛新闻网8月12日讯(记者 任俊峰 通讯员 韩佳佳)现如今,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性能和广泛应用前景,正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在纳米材料家族中,静电纺丝纳米材料以其卓越的特性和生产灵活性,在科研和工业界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