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79对越战争亲历记》,作者王志军,原陆军第55军163师487团7连战士。作者随部队参加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在著名的代乃阻击战中临危受命,代理连长,指挥本连和兄弟连队并肩作战,在上级炮兵支援下浴血奋战20多个小时,击退越军一个加强团进攻,歼敌400余人,取得了阻敌
说起对越自卫反击战,就不得不提及代乃阻击战。此战是对越反击战中最关键的一战,也是师傅和徒弟的第一次较量。然而代乃地区丛林茂密,地形险要,而负责进攻的更是越军王牌316A师。此战我军是如何在困难重重的情况下成功阻击316A师前进的步伐?此战的胜利对越战作战的全局有什么影响?
1979年,中国军队分为东西两个作战路线,14路大军分别从广西、云南方向向越南据点发起攻击。据悉,在进攻重要敌人据点代乃的时候,却遭遇了越军王牌主力316A师的阻击,面对这支越南六大主力之师之一,杨得志将军却胸有成竹的表示,只要两个连就够了。
越军统帅部79战前对于中国军队的反击决心和反击规模均严重估计不足,曾判断在河口地区只部署了1个师的中国军队,可能在越军攻陷金边前后发起进攻。因此,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打响后,越军统帅部即按照作战预案调动316A师向东驰援老街。
对越自卫反击战是1979年2 月17日至3月16日中国边防部队反击越南侵略者的战斗。越南在取得抗美战争胜利以后,实行联苏、制华政策,驱逐和迫害在越华侨,在中越边境持续制造冲突。1979年2月17日,中方决定对越进行自卫反击,在20余天的战斗中相继攻克20多个越南城镇及战略要地。
(本文共3380字,阅读完约需8分钟)(接上篇)先放一张本文主角谢志熙的照片,没看过上篇的朋友先认识一下他。谢志熙四、上报一等功,批下来的是二等功,只因平时事太多战后,谢志熙被拟记一等功上报,批下来却是二等功。
此刻我军37,38师炮群对柑塘展开了炮击,短短半小时打进了六千余发炮弹,越军依然幻想着他的宝贝化肥厂,当越军出动直升机准备从河内方向吊来三门重炮前来支援柑塘战斗时,得到了越军三四五师马永兰的回复:重炮不用来了,此时马永兰手里还有两个警卫排,其余的越军死的死躲的躲,早已溃不成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