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乡愁】作者:沈俊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森林总是让我心生故乡的喜悦。人们歌唱“大海呀故乡”,我以为,也应该歌唱“森林呀故乡”。这次行走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让我对森林,尤其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和体验。“喀喇沁”是蒙古语,汉语意为“守卫者”。
来源:环球网 近日,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千家镇抱用村一沉香燕窝果套种基地内,沉香郁郁葱葱,沉香林间套种的燕窝果颗颗果皮金黄、个头饱满。据了解,乐东县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多元化产业,引导农业企业发展“沉香+燕窝果”“榴莲+百香果”等多种套种模式。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时下,毕节市七星关、大方、赫章等地种植的25.6万亩天麻迎来收获期,预计总产量7万吨,产值30亿元。在毕节市七星关区龙场营镇黄金村的天麻种植基地,工人们仔细地拨开土壤,金黄色的野生仿生态天麻便映入眼帘,它们形态饱满,色泽诱人。
中新网贵州新闻11月20日电(刘娟 陈维)入冬的七星关,大山深处云雾缭绕,连绵起伏的山林依旧苍绿,针尖大小的毛毛雨落在树叶上积累成了晶莹剔透的小水珠,一派勃勃生机的景象。让人想不到的是,在这大自然赠予的美景之下,竟藏着让百姓致富的“金疙瘩”。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王法钧、杨思雨、谭虹)11月2日,在宣恩县沙道沟镇官庄村大白溪天麻种植基地里,村民手捧个头饱满的天麻,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拨开覆盖物和薄薄的土层,埋藏在菌柴之下的天麻破土而出,白白胖胖,个头大、产量高,很是喜人。
隆冬时节,寒意料峭。虽已过农忙,但在秦岭南坡的留坝、宁强、略阳、镇巴等地的山林里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刨土、收麻、晾晒、烘干、装箱……一派繁忙、丰收的景象。连日来,在镇巴县小洋镇毛垭村天麻种植地里,农户们早早地来到田间,手持小锄头,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
来源:农民日报 日前,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山西省运城市科技局、闻喜县农业农村局等单位70余位专家对运城市闻喜县石门乡林下天麻生态种植基地的天麻进行样方测产,通过对50亩基地10个样点实产实收,经测算折合平均每亩新鲜天麻1692公斤,当前市场售价每公斤40元左右,每亩产值可逾6
近年来,仁怀市长岗镇太阳村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和适宜的气候环境,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天麻产业,培育出了品质优良的乌天麻,当地群众不仅钱袋子鼓了,还探索出一条发展林下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麻农们正在采收天麻。
威宁县国有沙子坡林场经营总面积近6万亩,林区森林覆盖率93.4%,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今年6月,沙子坡林场沙子坡林区引进林下天麻种植10000亩,预计投入资金1亿元,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共赢,开创了乡村振兴新“钱”景,让“绿水青山”变成了真正的“金山银山”。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这种把柴、菌、籽三者一起种下去的‘三下窝’种植方式,对天麻菌种、菌柴的品质以及种植技术和后期管理要求都比较高,优点是能当年采收,种植期缩短一半,产出比更高……”阳春三月,霍山县东西溪乡桃李源天麻林下种植基地,成片的栎树林下,新翻的泥土气息让人陶醉,十几个务
中新网陕西商洛3月28日电(王丽莎)“丹凤天麻以肉肥色佳、皮细肉厚、断面白色、半透明无空心、药效高出同类产品两成而闻名,是天麻中的极品。”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林特产业发展中心主任解勃介绍。图为采挖的天麻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