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 赵培珊9月11日,第二十三届中国(淄博)国际陶瓷博览会热度不减。手串、鼻烟壶、琉璃葫芦精致唯美,小兔子、大青蛙、大鲤鱼有趣生动,“柿柿如意”“好事花生”惟妙惟肖……走进A馆琉璃馆,青春活力气息扑面而来。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墨彩琉璃在传统琉璃的基础上,把传统水墨文化与琉璃艺术相结合,在琉璃上体现出水墨画近处写实、远处抽象、色彩微妙的特点,变幻与空灵于一体,重彩与飘逸相得益彰。博山匠人们的手艺历经千年传承与发展,经久不衰,源远流长。
浴火淬炼千年光华博山琉璃关于琉璃的由来,据说最早是炼丹家发现的。古代炼丹家将各种各样的石头放入丹炉中,幻想炼出长生不老的仙丹。有一个叫路申的人,在丹炉炉渣中发现了一颗颗不规则的发光物体,有的晶莹透亮,有的五颜六色,这就是琉璃。世界琉璃看中国,中国琉璃看淄博。
“陶瓷、琉璃、蚕丝织巾是淄博更具韵味的文化灵魂‘三件套’。”琉璃本是一张声名远扬的文化名片,但它长期处于不温不火的尴尬境地,琉璃产业发展后继乏人等问题,限制了这一传统技艺的发展。如今,得益于短视频的传播,琉璃终于站在了聚光灯下,实现了另一种方式的“重生”——与普通人走得更近了。
来过淄博,逛过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和博山陶瓷琉璃大观园的游客,都被那些精致又极具艺术感染力的陶瓷琉璃所吸引。其实,这只是淄博陶瓷琉璃浩瀚历史中的沧海一粟。作为中国陶瓷之都、琉璃之乡,淄博的陶瓷和琉璃琉各自发展了数千年,是世界上罕见的兼具陶、琉传统技艺和文化底蕴的城市。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 杨秋云淄博,这座充满文化底蕴的城市,再次在全省的文化创意舞台上大放异彩。7月19日,淄博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中心传来喜讯,在2023年“山东手造·优选100”产品遴选活动中,淄博以53家企业入选的优异成绩脱颖而出,入选数量位居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