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夏季天气越来越热许多人会因饮食不洁、吃冷饮、腹部受凉等原因出现腹泻(俗称“拉肚子”)的现象腹泻成为夏季高发的一大胃肠问题那么,如何预防、治疗夏季腹泻呢?夏季为何易得急性胃肠炎?夏天高温高湿,微生物比较活跃,在外就餐或吃隔夜食物,很容易导致消化道感染。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21日讯(通讯员 陶艳)秋风逐渐带走了夏日的炎热,早晚温差开始变化大,有些人还没来得及调整适应,加上饮食不注意,近日出现腹痛腹泻等急性肠胃炎症状的人数渐多。不久前小王(化名)与好友聚餐,但回家后小王就开始腹痛腹泻,过了几个小时还不见好转。
要提醒大家的是,虽然止泻药能减轻腹泻症状,但是如果有中毒性或感染性腹泻,那么减弱肠道蠕动类的药物 因为能够减弱肠道蠕动,造成肠道内毒素或细菌不能排除体外,可能加重中毒症状,因此感染原因导致的急性胃肠炎最好不使用这类药物。
夏季人体消化功能变弱,自身抵抗力和对气候适应性下降,同时,闷热潮湿的天气适宜细菌繁殖,一不小心,急性胃肠炎就找上门。“急性胃肠炎是夏秋季节常见的消化道系统疾病,夏季最常见的是细菌或病毒的感染性急性胃肠炎。
如果孩子不小心得了急性胃肠炎,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照顾孩子。 1.补充液体。 保证孩子摄入充足的水分很关键。家长可以让孩子口服补液盐,这是预防和治疗轻度到中度脱水的最佳选择。尽可能避免仅给孩子喝纯水或果汁,因为这些饮品可能导致人体电解质失衡。 2.饮食调整。
广东省中医院结直肠外科 主治医师 易小江急性胃肠炎是全球范围内发病最为广泛的疾病之一,尤其多发于青少年。研究发现,17岁以下少年儿童急性胃肠炎的发病率高于其他年龄段,这可能与食用不洁食物以及病原体容易在该年龄段人群中传播有关。急性胃肠炎致病因素包括细菌或病毒。
过年过节,大家过的都是左手“火锅、烧烤、麻辣烫”,右手“瓜子、花生、烤红薯”重油重辣把酒言欢的快活日子。快乐是有了,但背后却隐藏着被急性肠胃炎找上门的风险。长沙市妇幼保健院医生提醒,日常饮食需多注意,急性肠胃炎毛病虽“小”,但遭罪可不少。什么是急性胃肠炎?
夏季来临,大家吹着空调,饮食习惯也贪凉,那就一定要警惕这种疾病——急性胃肠炎。山东省妇幼保健院消化内科主任高峰玉表示,急性胃肠炎是夏秋季节的常见病、多发病,多由细菌及病毒等感染所致,主要表现为腹痛、呕吐、腹泻,可伴有发热、头痛、乏力等症状。
随着天气逐渐炎热,急性胃肠炎的发病率明显增加,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呕吐,可伴有发热、食欲不振、乏力等情况。腹泻一般指粪便变稀,排便次数增加,可伴粘液及血丝。胃肠炎的腹痛通常为阵发性腹痛,排便前后更为多见。这些症状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同时出现。
随着春节长假的结束,学生们即将迎来开学季。在假期中,不少同学因为生活方式的改变,突发急性胃肠炎,这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可能打乱即将开始的学习节奏。假期里,由于社交活动增多,可能熬夜聚会、日夜颠倒,饮食上也较于平常过多摄入高油、高盐、重辣及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