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刘冬莉通讯员 党金辉近日,武汉市东湖高新区长飞光纤光缆、锐科光纤、武汉华工激光等12家企业的14个产品获得首届“湖北精品”认定,获奖企业均为高新技术企业,获奖产品90%以上为光电子信息产业,获奖数量居全市之首。在此背后,少不了东湖高新区对高新企业的质量扶持。
极目新闻记者 李庆通讯员 吴迪8月2日,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2024年中国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武汉市武昌区较去年再前进1位,排名41,连续保持全省排名第一,首位之区优势持续巩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城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今年以来,蔡甸区委统战部引领统战成员智聚“四大比拼”,大力开展“同心·招商引资”行动,着力打好“经济统战牌”,促进统战工作和招商引资深度融合,以“大统战+大招商”挺进经济主战场,奋力推动蔡甸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彰显统战新作为。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东西湖区、黄陂区、新洲区三地的未来发展方向。东西湖区要积极承接主城产业转移,引入更多产业外溢,打造自己的产业优势,还要西向汉川辐射,形成产业梯度转移枢纽地区,同时要加强与黄陂空港协作,形成产业联动带。
网友反馈 1.小军山地处四环外,且受自然环境影响,地理割裂比较严重,发展经济也比较受限制,建议重建黄陵古镇,大力开发龙灵山,大军山,设法山,孔明湖等旅游资源,配合沿江经济带发展,真正让军山新城成为武汉郊区具有活力,宜居宜业的乐土。2.
武汉经济总量迈上2万亿元新台阶之际,武汉各区交出闯关答卷。2023年,武汉市12个区GDP突破千亿元大关。这包括3个开发区、6个主城区、3个新城区,其中青山区和硚口区两个老工业基地成为新晋者。随着“千亿区”实现扩容,武汉“千亿区”数量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位。
代表持续热议转型发展:各区要在转型闯关中勇挑大梁 _大武汉今年是武汉推动转型发展成势见效的关键一年。各区发展好,武汉才能发展好。武汉转型发展,迫切需要各区因地制宜,发力转型。做强城市极核功能,全市各区、开发区(功能区)如何进一步找准转型发展的目标定位、思路举措和工作重点?
“我们不仅有多个中字头大型央企强势入驻,更有供应链平台、绿色新能源等一批数创企业聚拢于此,既是总部楼又是特色楼。”汇通新长江相关负责人自豪地说。比邻武汉数创大厦,汇通新长江尝到了武昌区转型发展带来的“甜头”。
一、武汉六环线,建设正当时瞧瞧,武汉这六环线,不知不觉就开工了。2024年,这工程是越搞越起劲。你看看,黄陂到新洲那段,已经动工了;东边的新港高速和双柳长江大桥,也是进展飞快。新港高速都开始铺路面了,双柳长江大桥的主塔也盖好了,现在正忙活着装索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