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不琢,不成器”,玉石雕刻为玉石本身赋予了灵魂内涵。而因玉文化的地域倾斜性以及产地的自然客观因素等原因,对于西方艺术家来说,宝石是接触较广的雕刻材质。 但无论是玉石还是宝石,优秀的雕刻能让作品唤起人们的美感,它会给人以无穷的艺术享受和精神感染力!
常德日报记者 李紫莹 通讯员 皮云丰 文/图 近日,“美石美刻”桃源纹石雕刻艺术展在常德博物馆二楼临展厅开展,近500件桃源纹石雕刻艺术作品集中亮相,为广大市民游客献上一场赏石盛宴。展览现场此次展览分为天然纹石、生活纹石、艺术纹石三大区域。
11月23日,第十六届国石雕刻艺术展(下称“国石展”)在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开幕。作为中国石雕界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国石盛会,本届国石展以“展文化自信·育大国工匠”为主题,被誉为四大国石的浙江青田石、浙江昌化石、福建寿山石、内蒙古巴林石等将合体亮相。
深圳新闻网2023年11月23日讯(记者 潘润华)11月23日,第十六届国石雕刻艺术展(以下简称“国石展”)在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开幕。现场,青田石、寿山石、昌化石、巴林石等四大国石合体亮相,共同为观众奉上一场精彩的国石文化艺术盛宴。
晚香带冷凝丹粒,秋色封寒点终蕤。秋菊有佳色,浥露掇其英。左右各植玉兰五株,花时交映如雪山琼岛。芙蓉始发杂芰荷,紫茎屏风文绿波。亭亭水花凝伫,万解冷香浮。笛声风暖野梅香,湖上凭栏日渐长。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牡丹开日,多有轻云微雨,谓之养花天。
收藏,就是一个人的logo文/李玉山西方的美学思想有移情之说,认为“移情”产生的心理投射和共鸣具有审美的象征作用。东方的美学思想则把艺术和收藏视作“寄情”,有寄托情怀之意。单从释义上看,西方的表述很难激发人们审美上的热情,而东方的表述就诗意得多。
继续走进《一窟一世界》,昨天我们去到四川石窟艺术最初绽放之地——广元,今天我们去看看被誉为“中国石刻之乡”的资阳安岳,解锁那里的“美石美刻”。 最近,一封捷报传遍四川——来自资阳安岳的75岁老人潘元菊成功上位全国“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独美”于全省。
科技日报 戴上3D眼镜,瞬间穿梭时空长廊;漫步于文物标本间,巴渝文化的深厚底蕴触手可及;参与文物修复,那份历史的重量与珍贵在指尖流转……坐落于重庆市渝中区的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以下简称“文物考古研究院”),凭借其“三馆一院”的创新文物活化体系,搭起文物与市民沟通的桥梁,也成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