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国第三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全线建成,有一张照片特别壮观,蜿蜒向前的公路两侧像是铺满了一张大网,把沙漠牢牢地给盖住了,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麦草方格。可是围绕着麦草方格,一直争论不断:它到底是我们中国人发明创造的,还是外国人教给我们的呢?
总面积仅6.64万平方公里的宁夏,东、西、北三面分别被毛乌素、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包围。而宁夏中卫沙坡头地区处在中国第四大沙漠腾格里沙漠的东南边缘,是历史上受风沙侵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因此得名沙坡头。
来源:【宁夏新闻网】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蒋萍 祁瀛涛 金文阳 文/图)6月28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网信办主办的“高质量发展中国行·宁夏篇”专题活动采访团走进宁夏中卫沙坡头治沙基地,看“麦草方格”如何降服“沙魔”,体验最原始的治沙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让家乡环境变个样子,让后人不再受沙漠之苦”初秋时节,站在宁夏中卫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高的沙丘上眺望,可见星星点点的绿色让金黄的大漠涌动着勃勃生机,那是今年上半年栽种的灌木和草本植物都已成活。
编者按:东邻毛乌素,北接乌兰布和,西濒腾格里——宁夏三面环沙,是我国土地沙化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几十年来,从麦草方格固定沙丘法到发展沙漠旅游,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宁夏坚持科学治沙,不断推动防沙治沙工作高质量发展。
来源:【宁夏日报】宁夏腾格里沙漠新能源基地一期100万千瓦光伏项目。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李涛 祁国昌 摄极目远眺,移动沙丘宛若固态浪花,虫子越过沙坡,若螃蟹掠过礁石。宁夏,三面环沙,是构筑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曾经风沙漫天的画面里,没有路,更缺少出路。
中国带给世界的,有防沙治沙的具体办法,也有人沙和谐、“绿富同兴”的发展理念“中国不仅有效改善了本国的生态环境,还积极推动国际防沙治沙合作,为全球应对气候挑战树立典范。”不久前,英国《晨星报》网站刊发文章,称赞中国在荒漠化防治领域取得的成就,认为中国为全球荒漠化防治提供了宝贵借鉴。
中新网银川12月2日电 (记者 李佩珊)沙特时间12月2日至13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16)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召开,宁夏应邀参会,并在会期内举办主题为“推动生态脆弱区绿富同兴探索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路径”的“中国馆”边会,首次代表中国在联合国的舞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提出“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打一场‘三北’工程攻坚战”。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在我们眼里,沙漠是活的。”春节前夕,腾格里沙漠南缘,包兰铁路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固沙林场职工康文岩站在包兰铁路旁的一座沙丘上,向远处眺望,“不同的风速、风向让沙丘处于持续流动中。我们在想方设法让这种流动停下来。
来源:科技日报 当包兰铁路穿越腾格里沙漠来到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境内时,一幅壮观景象映入眼帘:沙丘绵延起伏,黄河静静流淌,铁路两侧的流沙被防护林牢牢锁住,列车运行畅通无阻……控制“沙龙”的奇迹离不开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以下简称“沙坡头站”)的努力。
来源:【宁夏日报】【人物】中卫市国有林业总场总工程师:唐希明银川唐徕中学宝湖校区八年级一班学生:纳佳祥【地点】宁夏中卫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宁夏是荒漠化防治和“三北”工程建设的重点区域之一。在宁夏,一代代治沙人发扬“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奋斗精神,防沙治沙、还绿于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