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张你们最难忘的照片#这是当年我们吉林师大数学系七七级部分大龄学生的合影。过去没有,以后也不会有的一张合影。众所周知七七年的高考非常特殊,报考者涉及66到77年十届的中学毕业生,当时文件里特别提出年龄可以延长到三十岁,直接给我们这些老高三高二打开一扇窗!
来源:【中国吉林网】近日,2023达摩院青橙奖获奖名单公布。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李子林教授因其研究解决了全基因组测序数据低效分析问题,成功突破了海量基因组数据分析的运算瓶颈,在全基因组功能知情分析框架构建方面的重要贡献入选“最具潜力奖”名单。
2020年高考全国Ⅱ卷数学试题,以《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为指导,以《数学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为依据,发挥“立德树人,服务选材,引导教学”核心功能,全面覆盖“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考查内容,贯彻“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考查要求,试题难度偏难,稳定中有创新。
近日,2023达摩院青橙奖获奖名单公布,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李子林因其研究解决了全基因组测序数据低效分析问题,成功突破了海量基因组数据分析的运算瓶颈,在全基因组功能知情分析框架构建方面的重要贡献入选“最具潜力奖”名单。
从1963年入高中起,就有读大学的梦想。78年春天,我在望奎县参加了绥化地区举办的数学教材改革学习班,正值省函授广播学院数学专业招生,我在望奎参加了考试,这次考试有一道试题至今印象深刻,是一园内接三角形一外角平分线与对边相交的问题。
中新网长春9月10日电 (记者 郭佳)“曹冲称象为什么是对的?”“度量的本质是什么?”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这些问题要么答案“显而易见”,要么没必要“打破砂锅”。不过,在史宁中眼中,这些都是中小学生必须思考的数学问题。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全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经验篇“新时代,东北师范大学肩负强师报国、共育两代师表的时代使命,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突出教师培养的核心地位,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回答好‘培养什么样的教师、怎样培养教师、为谁培养教师’的根本性问题。
史宁中 男,汉族,中共党员,1950年4月生现任东北师范大学荣誉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材委员会委员、数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曾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第五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自然科学)二等奖等荣誉。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脚步不断加快,教师用他们的智慧与担当,肩负起了教育发展、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作为人生的筑梦者、时代的筑梦人,他们以笔为媒,孜孜不倦地在知识的海洋里摸索实践,以过硬的专业素养和春风化雨的教育方式,不断地引导学生成长、服务学生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