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户外运动正逐渐成为人民群众走向自然、拥抱自然、乐享生活的新潮流、新时尚。户外运动产业呈现出方兴未艾的良好态势。10月27日至29日,由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3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大会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举行。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本报记者 朱金宜《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9月20日 第 12 版)游客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杉木河景区漂流。磨桂宾摄(人民图片)运动爱好者在江苏省南京市的环岛江堤路上骑行,感受沿途绿色生态之美,乐享周末时光。
6月2日中午,两名驴友横渡台州石人峡野人溪流时不幸落水失踪。令人痛心的是,4日据黄岩区应急管理局的相关通报,2名落水失联驴友被找到,均已无生命体征。近年来,户外探险活动持续火热。野生景点安全隐患大、部分驴友户外经验不足,此类令人揪心的事故屡屡发生。
光明日报记者 王禹欣在这个夏天,“奥运热”席卷全球,点燃了人们的运动激情。从登山、骑行等传统运动方式,到攀岩、冲浪等新兴项目,户外运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心头好”。人们纷纷走出家门积极参与户外运动,走进大自然、拥抱别样的自由与惬意。
户外运动从小众走向大众,参与者的风险意识、技能知识也应跟上徒步、登山、露营,不走寻常路、追求原生态野趣的户外运动正在从小众逐渐走向大众,成为流行的游玩方式。然而,不少新手盲目跟风,以为“来都来了”“有腿就行”而忽略了户外运动的风险。
来源:人民网 骑行、登山、露营、徒步……在刚刚过去的清明节假期,有不少市民走向户外,走进大自然,通过户外运动的方式,享受春天的气息。户外运动,对于大众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事物。“我们常说的走出室内,到户外运动,其实是广义上的户外运动,严格来说应该叫室外运动。
来源:经济日报 近年来,人们参与户外运动的热情高涨,更愿意为户外运动买单。随着品质化和个性化需求不断涌现,户外运动产业形态进一步多元化、细分化,各类装备日益丰富,有效激发消费新动能。户外运动时,你在想什么?
近年来,随着露营热、周边游的火爆,越来越多的人爱上户外运动,“去户外”成了当下最火热的休闲方式之一。当飞盘、登山、徒步成为年轻一代的新型社交方式,户外运动也渐渐从小众走向生活化、全民化,释放出巨大的消费潜力。
来源:扬子晚报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 杨文贤2022年,借助各大网络平台的分享转发,一系列小众运动如飞盘、腰旗橄榄球、徒步、攀岩这些户外运动受到许多年轻人的追捧,成功吸引到一大批群体成为户外运动的忠实爱好者。
来源:经济日报 蛇年春节还可以这样过!假期里,除了传统的走亲访友,与家人团聚外,不少人参与到全民健身,“燃动”年味。在哈尔滨,人们来到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共赏冰雪胜景、共享激情亚冬会;在桂林,人们沿着环漓江户外运动线路,感受“山水甲天下”的无限魅力…… 精彩不仅在冬季。
在市场需求驱动、政策引导和产品创新的多重推动下户外运动“玩”出大产业阅读提示大众化、全龄化、轻量化的户外运动项目层出不穷,活动场景逐渐延伸,其新鲜有趣、参与门槛不高且具备社交属性的特点,也受到很多年轻人的追捧。
新华社北京10月21日电 体育时评:户外运动不是铤而走险新华社记者郑明鸿西安市鄠邑区应急管理局21日通报,两名被困冰晶顶的徒步者因失温不幸遇难。通报中说:“山区气候多变、地形复杂,存在诸多不可预知的风险,请不要擅自进入冰晶顶等地形复杂区域活动,珍爱生命,远离危险。
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育学院副院长、户外运动教研室副教授牛志培表示,的确存在“运动成瘾”的说法,人们在运动后机体会分泌相应激素,这会让我们产生一种欣快的感觉,虽然身体是疲劳的,但从激素分泌的状态来看,人的中枢感觉是兴奋的,“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两三天不运动就觉得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