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 | 作者 陈平原声音背后有人、有文、有制度,藉此体察时代脉搏以及精神走向——聆听演说与触摸历史《有声的中国:演说的魅力及其可能性》陈平原 著 商务印书馆十多年前,我为拙著《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撰写导言,其中提及:“所谓‘触摸历史’,不外是借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同胞罹难,留下无数破碎的家庭和不可抚平的伤痛。这是全人类的浩劫,以史为鉴,面向未来,2014年12月13日,第一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举行,至今走过了十年。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不断提升,世界了解中国的愿望愈发强烈,作为直接反映中国现实的纪实类作品凭其真实性、文学性特征,成为打动海外读者的热门读物之一。昨天从莫斯科传来消息:作家何建明长篇纪实作品《革命者》俄文版获得俄罗斯2021年度“最佳图书奖”。
重庆市知名公安作家樊家勤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周恩来在重庆》,几年前就由东方出版社隆重出版,在今年庆祝中国共产党100周年华诞之际,喜马拉雅有声平台倾力推出了有声版本,由曾经播讲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播讲员篁竹瑾担任主播,细腻生动地再现了以周恩来为首的革命先辈们曾经的火热岁月,也极大地拓宽了这部纪实文学著作的艺术维度,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共鸣。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将在7日7日开播长篇广播纪实文学《抗日战争》,用声音再现那段苦难辉煌的岁月,讲述中国军民的铮铮铁骨、气壮山河。关于抗日战争,你能想起什么?是昏黄的老电影中动人心魄的情节?
评书《西汉演义》(第51集)简介评书《西汉演义》 第51集 刘邦归汉(上),表演:梁彦。张良安排刘邦到项伯的王府饮宴,设计刘邦归汉步骤。次日刘邦依计上书项羽,请假去沛县接父母家人,张良借口阻拦,并请求让刘邦回归汉中,项伯赞许,项羽同意。
↑ 戳这里,听剧场版《水浒传》!↑最近有网民在浙江省政府网站留言,批评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是“毒小说”,建议将水浒相关内容从中小学课文和课文读物中清除出去。这条“建议”迅速冲上热搜,引发大范围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