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新闻客户端12月22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徐峰 通讯员 常静 摄影报道)疫情严峻,发热居家的市民在药物治疗后还能怎样缓解不适症状?昨日,驻烟高校滨州医学院发布“教学”视频,通过介绍各类身体穴位,帮助那些发热、咽痛、头痛和身体疼痛的市民缓解不适。
5月8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在发布会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提醒:咽喉痛原因很多,新冠可以,流感也可以,很多细菌感染也可以,要区别对待,如果是新冠,就按新冠治疗,如果细菌感染,必要时可用抗生素。
新冠“二阳”和“初阳”临床表现较为类似,主要表现在上呼吸道症状如发热、头痛、咳嗽、咽痛、鼻塞等。不过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孕妇和儿童等特殊人群依然要做好警惕,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必要时及时就诊,按照诊疗指南进行评估是否开展抗病毒治疗。
2023年春节过后,作为管控放开的首个上班时间,第一波高峰刚刚过去,让人担心的第二波感染高峰,并没有发生,然而新冠病毒也在不断地变异。从国外情况来看,未来继续发生感染的几率还是很大的,所以说未雨绸缪,依然是任重道远。为了提高防范能力,有关专家针对大众提问,做出了详细解答。
春节期间的门诊,我们接诊了非常多感冒、发热、咳嗽等等呼吸道感染的病人,气候回温再加上节假日期间贪恋口舌之欲,许多人出现了咽喉肿痛、鼻腔灼热、口干口渴、咳嗽黄痰等上火的症状,也就是我们中医认为的风热感冒的情况,我们说肺开窍于鼻,咽喉是肺之门户,所以这些呼吸道的症状大多都与肺有关系,而且是肺经有热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