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吃荔枝的时节,荔枝虽然味美,但其性偏热,因此不适合阳盛以及阴虚燥热、湿热偏盛之人食用。普通大众也应适量服用,若真“日啖荔枝三百颗”,容易造成“上火”,引发牙龈肿痛、诱发疮痈等,严重者还会导致“荔枝病”,出现头晕、心慌、出汗、乏力等低血糖症状。
盛夏,又到了一年一度水果荔枝上市的时节。相信大多数人的印象里,说起荔枝都马上想到其色艳、果香以及味甜。但是对于荔枝壳和荔枝核,大多数人是不屑一顾的。然而荔枝一身都是中医治病的良药,历史上曾广泛应用于治病救人,只不过随着时间的进展时代的变迁,现在很多人已经不知道了。
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荔枝香甜美味,是很多人的心头好。在广东,也有“一个荔枝三把火”的说法。不过,本周我们的清热消暑汤里竟然有一道用了荔枝干,着实让人大开眼界。荔枝爱好者和养生达人们,还不赶紧备料煲起来?
其实是指立秋和处暑之间的时间,虽秋季在气象意义上已来临,但夏天的暑气仍然未减。广州市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体检科副主任中医师陈群雄介绍,此时正是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盛衰也随之转换,这个季节起居作息、饮食养生也要相应地调整,养生应转向敛神、降气、润燥,抑肺扶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