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树在《中论》中写过一个著名的偈颂:“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二谛在佛教哲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因为佛教既是沉思冥想希求智慧的哲学家的宗教,也是为生活幸福努力奔劳的普通人的宗教。
本来我这个人一向没有什么宗教信仰,对于佛教、基督教还有道教,一向都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然而近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不得不使我对佛教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并且也翻阅了相关的书籍,请恕我才疏学浅,对许多佛教的教义和学说实在是看不懂。
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物质生活进入前所未有丰富与舒适,为了满足自身日常生活所需同时提升生活品质,世人都陷入深深财富焦虑,终日奔波,只为些许碎银而已,当代年轻人把希望寄托与寺院,在上进和躺平间,大家纷纷选择上香,每一位进入肃穆庄严佛殿,以极其虔诚状态,口中念念有词祈祷着财源滚滚,这是祈求财富的诉求一种方式,但佛教信仰中是如何求财富?
佛文化,以其深邃的思想与独特的智慧,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其根本旨在引导众生明心见性,摆脱烦恼束缚,达至自在解脱之境。佛学中倡导的因果报应,是重要理念。“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善因结善果,恶因得恶果。秉持此念,人要常存敬畏,坚守道德底线,积极行善。
佛学研究·2021年第1期生死问题是人类最为关切的问题,在诗歌史上形成了诸如“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伤春悲秋”等生死主题。在宗教方面,人类试图探索生死问题,成为孕育宗教的土壤,“多数宗教,实际上都以人们内心深处的死亡焦虑为母胎,以对人生死之谜的解答为重要神学支柱”。
当时看到此句话不太理解,觉得没有那么深,随着阅读量的增加,阅读范围扩大后,以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调查、整理,我发现佛教对中国的影响较大,渗透中国的民间传统风俗中,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诗歌、小说、书法、绘画、音乐、建筑、石窟、民俗等,所以说佛教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