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中国革命处于危急关头,毛泽东的心境极其复杂,《菩萨蛮·黄鹤楼》是毛泽东诗词中写得最为凝重沉郁的作品,表现了青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遭遇重大挫折时的苍凉心境和坚定意志,体现出毛泽东壮怀激烈和愈挫愈勇的政治家品格。
今日再读毛主席的《菩萨蛮·黄鹤楼》,不禁想起了93年前那个外受凌辱,内里混乱,风雨飘摇的中国。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在那个帝国主义、封建残余、军阀割据的年代,中国共产党在“二大”不仅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而且同时通过了关于建立“民主的联合阵线”的决议案,提出无产阶级必须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组织民主联合阵线,共同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2021,辛丑牛年,我党百年华诞。朝斯夕斯,初心常念,涉川越岭,再访韶山。第一次是1918年8月,毛泽东首次进京,和李维汉、罗章龙等为赴法勤工俭学做准备,途经许昌专程到汉魏故都遗址访古,并和罗章龙联句作《过魏都》一诗:横槊赋诗意飞扬,自明本志好文章;
——读毛泽东《菩萨蛮·黄鹤楼》彭介勇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毛泽东《菩萨蛮·黄鹤楼》读毛泽东的诗词,不禁让人为他的豪迈和磅礴气概所震撼。那么,他的豪迈和磅礴气概究竟源自哪里呢?
说起湖北武汉的黄鹤楼,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与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腾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多有题诗唱颂,最著名的莫过于唐代诗人崔颢写的《黄鹤楼》,诗曰: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毛泽东诗词不仅具有壮怀激烈的宏大气魄,同时记载了半个多世纪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毛泽东诗词以丰富的内涵和深沉的力道,谱写了20世纪中华大地上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壮丽篇章,记载了半个多世纪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光辉历史的生动写照。
【菩萨蛮】 黄 鹤 楼 一九二七年春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这首词最早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写作背景毛泽东曾给这首词写下一条自注:“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的前夕,心情苍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这是对毛泽东革命韧性的精到概括,这种革命韧性也在毛泽东诗词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无论历经多长时间的沉淀,只要翻开毛泽东诗词,就让人仿佛回到那段革命的峥嵘岁月,深刻感受老一辈革命家在生死斗争中仍然百折不挠、奋勇拼搏的强大力量。
上期精彩:专题:毛泽东诗词赏析「一」16.【毛泽东诗词赏析】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奋斗》是毛泽东在1917年至1918年写在湖南一师的哲学课堂笔记——《讲堂录》里的,具体日期已无从知晓,其年毛泽东仅仅还是个24岁的学生,但这首诗已经开始闪烁出哲学的耀眼光芒和毛泽东惊人的霸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