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子同学的父亲住院了,原因是老爷子早晨起床后感觉脑袋发胀、头晕,一开始测量血压达到了160多,他以为是自己活动的原因,又在休息、稳定了一会儿后再次测量血压,结果血压达到170多,之后又测了很多次,又达到了180多。
实际上,专题对比研究显示:用有产品合格证的电子血压计测出的血压,连续测量3次,只记录后两次结果并取平均值,与用传统水银血压计测出的血压基本一致,相差一般不会超过5mmHg,作为日常血压监测,这样的差值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而且因为自己在家测血压更容易实现对早晨起来、晚上临睡前血压的监测,所以自测血压更有参考价值。
一名透析患者说自己最近两月多时间血压较前有所增高,尤其是在透析过程中血压是一路飙升,越透越高,在上机时140/105mmHg,下机时会升至170-180/110-120mmHg,但患者并没有头痛、恶心、吐等症状,到家后血压会逐渐降至上机前的血压。
前段时间有一个高血压病人过来量血压的时候,他发现他第一次量血压,血压是136/90mmol/L,他觉得稍微有点高了。然后他就再量了一次,结果怎么这个血压越量越高了,前前后后总共量了四五次,最高的收缩压都超过了150mmHg。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慢性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高血压会对脑、眼、耳、心、肾、血管等靶器官造成损害,引发脑出血、脑梗死、脑水肿、视力减退、青光眼、失明、耳鸣、耳聋、心肌梗死、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脏肥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肾功能减退、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不少高血压患者来门诊看病时一定要用医院的血压计测量一下血压,认为“医院里测得血压比家里准”。确实在家自测的血压总会和医院不太一样,但是这并不说明医院里的准!甚至医院里测量的数值偏高,往往会误诊为高血压!这是什么原因呢?
冬天室内外温差加大,血压难免有波动,甚至一不小心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大家都知道,运动能够帮助降压,那么哪些运动更有效呢?研究发现这种运动能降压!一项基于我国高血压调查项目的新研究发现:在身体活动量一定的前提下,身体活动频率较高、活动时间较短、强度较低时,更能降压!
对于某些高血压患者来说,让血压达标知易行难:同样都是吃降压药,别人吃了药后血压服服帖帖;有些高血压患者会经常记录自己的血压值,如果将这些数值点连成线,往往会发现——血压的变化轨迹是一条波浪线,而非水平直线,这说明血压是时时刻刻波动的。
我42岁,前几年体检血压测120~138,低压再80多今年感冒后因为头觉得闷闷的,然后就去开中药医生说我血压150,从那个时候就比较紧张,但是每次去药房测。都120~130左右,直到有一次去医院。护士小姐说有160,然后我当时有这种感觉就觉得全身的汗毛都发热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