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思巴文虎头银符铁牌莲花形玻璃托盏铜奔马《报父母恩重经变》图轴鲵鱼纹彩陶瓶《仪礼》简(局部)彩绘木轺车《法句经》局部彩绘木六博俑高善穆石造像塔大云寺五重舍利宝函(本版图片由甘肃省博物馆提供)茹 实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
中新网兰州6月2日电 (记者 冯志军 高莹)“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中国孩子彻夜难眠的“考试必背”,但其书法真迹已无处寻觅。甘肃省博物馆所藏国宝级文物《肃府本》,在“书圣”的“家书友信”中,探出一条中国书法艺术溯源之路。
央视网消息:作为文化大省,甘肃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健全文化发展政策,完善产业发展机制,推进文化与科技、旅游、创意深度融合。从2015年开始,甘肃省博物馆不断研发各类文创产品,以铜奔马为原型的文创IP也频频火出圈。如今,甘肃的文旅产业又新增了哪些不一样的打开方式?
原标题:宜赏宜藏有内涵 亦古亦新传雅韵 文创冰箱贴把兰州地域文化“贴”进百姓生活宜赏宜藏有内涵 亦古亦新传雅韵文创冰箱贴把兰州地域文化“贴”进百姓生活游客在省博选购文创产品展示兰州黄河风情的文创冰箱贴新春佳节,在兰各大博物馆以“金蛇献瑞博物迎春——博物馆里过大年”为节日主题,为广
原标题:【畅游陇原】文创之美 别样的甘肃记忆礼馔·和月文创月饼编者按:甘肃地域辽阔,自然风光秀美,黄土高原、广袤草原、茫茫戈壁、洁白冰川构成了一幅雄浑壮美的画卷,宛若一柄“玉如意”,甘肃也成为无数旅游者心向往之的“诗与远方”。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甘肃文创美不胜收。
中新网兰州6月5日电 (闫姣 李亚龙 田鹏鹤)为了储存14粒质似珍珠的舍利,由中国古代当权者组织,打造了造型精美、工艺精湛的金棺银椁等“五件套”,重重装盛舍利后藏于地下。如此模式将宝贝储藏好的同时,亦将盛唐时期的绝活体现得淋漓尽致。
中新网兰州6月3日电 (记者 冯志军 高莹)最早提出活血化瘀治法、最早记录麻风病处方、最早反映中医“辨证立方”、最早记载有关“七伤”具体内容……中国国宝级文物汉代《医药木简》(以下简称《药简》),不仅创下中国临床医学的多项“之最”,其飘逸潇洒的“医生体”书法,更具极高的书学价值。
中新网兰州4月27日电 (记者 冯志军 高莹)古印度式袈裟配以中国化面孔,便成就了唐代“丰肌秀骨”的典型代表——彩塑坐佛与胁侍菩萨。“一佛二菩萨”是众多佛教雕像和壁画里相对固定的“搭子组合”,彩塑坐佛与胁侍菩萨能从中脱颖而出成为国宝级文物,其“东西合璧”的文化密码鲜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