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合肥10月8日电 (记者徐靖)记者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及量子计算芯片安徽省重点实验室获悉:近日,我国首条超导量子计算机制造链启动升级扩建。自主量子芯片生产、整机组装等超导量子计算机制造核心环节将进一步提升,我国超导量子计算机自主制造能力增强。
封面新闻记者 边雪1月7日,封面新闻记者从量子计算芯片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获悉,我国最新的自主可控超导量子芯片——“悟空芯”(夸父 KF C72-300)已在近期发布的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上运行。
中新网合肥6月26日电 (张俊 宁珊)走进本源量子计算机组装与测试实验室,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正伴随着机器运行的嗡鸣声,运算来自世界各地的量子计算任务。据介绍,在“本源悟空”的境外访问用户中,美国用户访问量一直稳居第一。
当你畅快地玩着手机游戏,或是飞速处理工作文档时,有没有意识到,芯片技术的每一次突破,都可能改变整个世界科技格局?今天,就让我们深入探寻中国芯片的发展历程,从被“卡脖子”的困境,到在量子芯片领域弯道超车的逆袭。
中新网安徽新闻4月25日电(记者 张俊)记者25日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获悉,安徽近期向中国985高校顺利交付了一台本源SL400国产稀释制冷机。此举不仅加快了我国量子计算机科技自立自强的步伐,更在解决外国量子计算机“卡脖子”问题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在数据中心查看量子计算云平台运行情况。本源量子实验室里展示的射频168通道半刚线跨温区整体组件。国仪量子(合肥)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扫描NV探针显微镜”。它可以测量材料表面极微弱的磁学信号。中电信量子集团展厅,技术人员在演示“量子加密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