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6月23日的下午3时40分,在与病魔斗争了将近3个月,一个为中国千年宝藏操碎心的先生、敦煌学奠基人之一、首任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常书鸿离开了他为之奋斗的人世,带着对敦煌艺术事业无限的希望和未尽的遗憾,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走完了他充满拼搏的人生征途。
晚年的常书鸿,回忆起曾经那段家庭变故,仍是不免带着些懊恼。陈芝秀不像他,对敦煌虽有着一时兴起的热情,但是这一切,在沙漠万木凋枯,凛冬来临之际,便被这艰苦所打败,脑子里想要逃跑的念头,就像是麦田的荒草,疯狂地冒出。
1935年,在塞纳河畔的旧书摊上,他偶然找到一本敦煌图录,这部图录是1907年法国探险家伯希和从中国甘肃敦煌石窟中拍摄来的,中国古代艺术的灿烂辉煌使常书鸿受到极大的震撼——“奇迹,这真的是奇迹!我是一个倾倒在西洋文化上的人,如今真是惭愧,不知如何忏悔,我作为一个中国人,竟不知我们中国有这么大规模、这么系统的文化艺术!”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章咪佳【阅读前情:听,九层塔的风铎声】“大漠飞鸿”的展厅里,常书鸿先生临摹的莫高窟第254窟壁画《萨埵太子舍身饲虎图》,分明闪耀着无以名状的光泽。这是今天哪怕进到洞窟,都很难有机会感受到的体验:三危山下的金光,内心的光明,画家把它永久地保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