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乙肝病毒感染15年,今年30岁,近几年随访发现病毒量都在10的8次方,表面抗原一直都在7万以上,上个月因为谷丙转氨酶升高到220u/L,开始使用替诺福韦抗病毒治疗,但是心里一直有个疑问,我现在病毒量这么高,表面抗原也这么高,还有机会使用干扰素吗?
对于乙肝患者来说,乙肝表面抗原(HBsAg)始终是一个痛点,和正常人不同,乙肝患者感染乙肝病毒的指标就是这个抗原呈现阳性,如何让这个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转为阴性,是众多患者的梦想!同时,这个指标和乙肝患者的健康关系密切!
在乙型肝炎的治疗版图中,干扰素疗法始终扮演着核心角色,深受医学界的推崇。具体而言,当乙肝患者的表面抗原水平低于1500单位时,采用干扰素治疗,其转阴成功率大致维持在15%至30%之间,展现了一定的治疗潜力。
像恩替卡韦、替诺福韦、替诺福韦二吡呋酯、丙酚、艾米等,可以将乙肝病毒量DNA降到小于20以下,因为血液中乙肝病毒浓度的降低,经过长期的口服核苷类药物的治疗方式,肝内病毒也会减少,表面抗原主要反映的是肝内病毒的数量,所以吃抗病毒药几年以上,可以起到间接降低表面抗原的作用;
做过检查我发现他的乙肝保持的非常好,肝脏彩超基本没问题,肝功能上转氨酶稍高一点达到60,其他的都很正常,尤其是他的乙肝表面抗原,只有20多,是一个典型的乙肝转阴优势人群,并且只有轻微的炎症损伤,正处于免疫清除期,是非常好的转阴时机!
来源:【看余杭】2023年7月28日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第13个“世界肝炎日”,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坚持早预防,加强检测发现,规范抗病毒治疗”。乙肝曾是中国第一病,在30年前我国乙肝病毒感染者高达1.2亿。
由于每年的会定期检查身体,所以在2020年的时候,又看到珠峰计划信息也想着去尝试,由于新冠肺炎期间去医院也不方便,如果要是在发烧的话,肯定是很麻烦的,定疫情期间,这些事大家都懂,因为大家当时都经历的那个时段,在我当时了解的情况是,注射第一针干扰素派个兵的话,肯定是要发烧的,所以当时果断就没有去参加这件事情,知道疫情结束后,在2023年五月24号检查身体的时候医生当时也推荐就果断选择干扰素治疗,没有注射前,自己感觉干扰素,也就是发上一次热。
乙肝由于起病隐匿,病情进展较慢,往往被忽略,但科学研究证明,我国80%的肝癌和乙肝相关。在第13个“世界肝炎日”之际,中国慢乙肝临床治愈(珠峰)工程项目、中国降低乙肝患者肝癌发生率研究(绿洲)工程项目2023年管理工作会议于7月29日在广州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