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等自认高超的“跟车技术”,有人屡试不爽,一做再做、逃费成瘾,最终付出了法律代价。接报后,民警立即赶赴现场,经了解得知,报警人所管理的停车场为无人值守的电子收费停车场,在后台梳理账目时,发现有一辆车虽然有进出场信息,但是却没有缴费记录,怀疑该司机逃单。
5月26日,一家位于四川成都的汽修店社交媒体账号发布了一段一辆轿车逃避该汽修店院内停车费用的视频,引发不少网民关注。大皖新闻记者注意到,在视频中,一辆川A牌照的新能源车5月24日早上7点34分驶离这家汽修店的院子,车辆靠近道闸之后,道闸自动打开,未缴停车费就离开了。
为躲避停车缴费,选择与前车“保持同频”“同进同出”?这等自认高超的“跟车技术”,有人屡试不爽,一做再做、逃费成瘾,最终为此付出了代价。近日,一名网约车司机“跟车式”逃停车费29次,涉案金额达1500元被刑拘。
今年,北京相继查获2名跟车逃缴停车费的嫌疑人,一个逃了52次,一个逃了80多次,逃费金额几千元,两人均被刑事拘留。记者注意到,现实中跟车逃费行为被发现时,往往已经累积多次,所涉金额较大。律师指出,逃费的次数和累积的金额一定程度上会对后续的定罪量刑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