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站村地处甘肃、青海两地,自古是商旅、兵家通道的连接处,在黄河支流大通河的西岸,是进入青海、西藏的重要通道,在历史上这里是重要驿站,是少数民族商贸、文化交流交融之所,由于各民族在这里混居、交往、融合,因此形成了多元而富有特色的民俗文化,春节期间的社火文化就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再加上社火表演又是春节期间比较重要的社交、娱乐活动,因此当地群众非常喜爱参与。
极目新闻记者 马浩然视频剪辑 柳之萌2月13日,甘肃平凉泾川县街头,一男子扮成“关公”踩着高跷、手拿大刀道具在路口拦车,另一名男子则向过路司机要钱。极目新闻记者获悉,该行为系过年风俗,当地交警部门已介入干预。市民拍摄视频显示,在广场附近的机动车道上,几名男子拦车索要钱。
这一拜 ,春风得意遇知音, 桃花也含笑映祭台 ,这一拜 ,保国安邦志慷慨 ,建国立业展雄才 ,这一拜 ,忠肝义胆 ,患难相随誓不分开, 这一拜 ,生死不改 ,天地日月壮我情怀 ,长矛在手 ,刀剑生辉 ,看我弟兄 ,迎着烽烟大步来。
这个春节,潮汕英歌舞火遍全网,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西北社火小林子背纹睁眼关公,豪饮3斤白酒,单刀赴会关帝庙更是让无数老百姓动容。家传三代扮演关公他叫段国林,甘肃兰州人,今年36岁,6岁学高跷,16岁开始演关公,他的父亲、哥哥都曾是关公的扮演者,现在轮到他继续传承。
国粹永传乡土人情,民俗文化彰显勇朴传统。甘肃民间艺术“醉关公”的社火活动视频在网上引发热议,扮演者小林子也因此声名鹊起。“醉关公”这个独特的非遗民俗,见证了西北乡土的朴实浑厚,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小林子几十年如一日扮演“醉关公”,用心演绎让这一民俗热度不减。
在网络上的视频里,“醉关公”踉跄、沉重、狂放的表演,吸引了公众眼球,网友说“醉关公”之所以会走红,是因为表达出了关公那种悲怆、失意、彷徨、不甘的神态,极大地诠释了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时的英雄心境,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当下许多人愁闷的心态。
这是“醉关公”小林子一段最新视频,难得有这样放松的时刻,可以点击查看。保安能当网红,农民工能当网红,一个修驴蹄子的也能当网红,为什么一个踩高跷的人就不行呢?何况他一没欺负人,二没做干坏事,但就有人看不惯他做直播。人的嫉妒来到就是这么奇怪,毫无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