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4:课程目标及课程评价 内容提要:课程目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有目标评价模式、目的游离评价模式和背景—输入—过程—成果评价模式。 考纲再现 了解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的含义和相关理论。
第三次人工智能浪潮席卷教育领域,催生了文化胜任力发展的新兴教育目标取向。随着人工智能研究在认知科学、神经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等领域取得突破性发展,未来的人工智能教育研究应更多关注情感、意识、意志等,教育目标须由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胜任力培养,转向高教育绩效特征的胜任力和智能文化素养培养。
为更好地领会贯彻《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精神,准确把握新课程的实质和主要变化,提高教师解读教材、把握教材的能力,努力打造有效课堂,提高学生核心素养,2022年7月16日—17日,在县教体局的引领下,许楼小学全体数学、英语教师参加了线上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培训活动。
高校作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阵地,在进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的过程中,应以“五个认同”教育为目标取向,聚焦主渠道建设、协同育人、智慧思政、队伍建设四个维度,实现课程思政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协同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