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疆巴州和硕县蔬菜产业园项目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各种建料、建材已陆续运到现场,工人忙前忙后,电焊火花四射,部分大棚已搭起骨架,施工进展迅速,预计将在4月份这55座高标准温室大棚将在迎来第一茬蔬菜落果收获。
大众网记者 韩宇 泰安报道5月26日,在泰安高新区房村镇肖庄村的智能温室大棚示范园高标准连体大棚中,晴王葡萄苗和地瓜苗长势喜人,村民正在给地瓜苗进行除草、裁剪……高标准连体大棚(记者 韩宇 摄)地瓜苗和葡萄苗(记者 韩宇 摄)“我们这8亩地主要种植的是晴王葡萄,今年我们是第一年种
育苗大棚的村民对种苗进行分苗筛选,培育优质种苗。 闫晓静摄一盘盘育苗盘整齐排列成行,绿油油的种苗生机盎然,温室大棚里种苗长势喜人。 闫晓静摄育苗大棚里村民们抢抓有利时机,开展育苗播种工作。 闫晓静摄高标准玻璃温室大棚采用自动喷淋设备,科学精准调控浇水、施肥。
中新网新疆新闻10月10日电(喀伍力江)近年来,英吉沙县紧紧围绕产业发展主线,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通过高标准温室大棚的建设,推动设施农业向高效、特色方向迈进,为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隆冬时节,本是黄土高原的农闲季。然而,陕北村庄却呈现一派繁忙的景象。近日,延安市宝塔区河庄坪镇赵家岸村皑皑白雪,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园高标准温室大棚里春潮涌动,各种农作物生机盎然,村民们忙碌着施肥、栽培、收获、销售。
凉州区古城镇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拓宽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抓手,立足产业发展实际,不断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以日光温室为主的特色产业,加快设施农业向高效、特色迈进,助力农民增收,助推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
5月11日,赤峰市宁城县八里罕镇千亩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项目建设现场,机器轰鸣,车辆来回穿梭,一派繁忙景象。2024年,八里罕镇计划完成1217亩124栋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建设任务,大棚主要种植黄瓜。建成后,年产量可达6300吨,产值2500余万元,安排就业200人以上。
苗好七分收,育好苗是种植辣椒的关键。近日,在临泽县倪家营镇汪家墩村高标准日光温室育苗大棚,大棚内潮湿温暖的空气夹杂着新鲜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忙着装盘、点籽、摆盘……一排排育苗盘摆放整齐,一株株种苗长势喜人,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来源:黑龙江日报 棚室内绿意盎然。农户精心侍弄秧苗。柿子秧结出果实。室外春寒料峭,棚室内绿意盎然。近日,记者走进延寿县寿山乡三星村高标准温室蔬菜大棚,一派“人勤春来早”的喜人景象映入眼帘。黄瓜顶花带刺即将采摘,菇娘柿子连串结果压弯枝头,豆角、辣椒等蔬菜秧苗茁壮生长。
新年伊始,一栋栋高标准大棚扎根在乌审旗嘎鲁图镇达布察克村,棚外寒气逼人,棚内却温暖如春,满眼新绿,新春佳节也能享受丰收的喜悦。隆冬时节,走进嘎鲁图镇达布察克村的高标准蔬菜大棚里,红彤彤的草莓、绿油油的西兰花长势喜人。
11月28日,走进南漳镇上霍村上燕农业有限公司蔬菜大棚园区,一排排高标准温室大棚里,一株株青(尖)椒苗缠绕着牵引绳向上生长,种植户正在为秧苗整枝打杈,一派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我在这个园区承包了几个大棚,现在种的是尖椒和西红柿,今年的价格比往年要好。
铁岭县平顶堡镇建设村积极探索围绕“强村富民”的发展目标向上争取资金发展设施农业建起7栋高标准温室大棚以产业促发展带领村民顺利走上了强村富民的“快车道”6月7日,记者来到建设村高标准大棚产业基地,远处望去,整齐排列的7栋大棚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
来源:【长春日报-长春新闻网】一栋栋“徽派”风格果蔬大棚,在北方乡村营造出浓浓江南风情。 陈可炜 摄白墙灰瓦,绿树蓝天,仿佛走进江南水乡一般,170余栋大棚里,叶类蔬菜、果类蔬菜、瓜果梨桃样样全。每栋大棚上都根据种植内容画上了水墨画。这里就是公主岭市坤圣园国家级生态农业产业园。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康岩素有“西红柿之乡”美誉的鱼台县唐马镇,依托优越的区位、气候和土壤条件,大力发展高标准温室大棚西红柿种植。这一特色产业不仅丰富了百姓的“菜篮子”,更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初冬时节,寒意渐浓,但在唐马镇朱庄村、宗庄村等地的西红柿大棚内却是一片生机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