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何勤华 文/图、视频9月28日,由四川省军区老干部大学和国防时报社共同举办的“国防教育进喜德,喜看旧貌换新颜——全民国防教育创新思政课”在凉山州喜德县鲁基乡中坝社区举行。
中新网凉山6月5日电(王鹏 汤雁)“我是中国娃,黑色的眼睛,黄色的皮肤,我们都有一个家,一个很大很大的家……”6月初,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昭美社区幼儿园,5岁的依伙合英坐在话筒前,用普通话字正腔圆地作了一场演讲。而仅仅在两年前,这个彝族娃娃还只会说彝语。
□索朗敏吉(重庆大学)近日,一则关于90后女教师刘霞放弃高薪工作,返回四川大凉山深处执教的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位年轻的女教师,在面对人生的十字路口时,听取当乡村教师的姐姐的话:“大凉山的孩子非常渴望外面的世界”后,毅然选择了回归乡村。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何勤华“第一周开学,小班的孩子们还不适应,老师们工作中要再细致一些……”9月5日,凉山州昭觉县昭美社区幼儿园园长潘怡然不时和老师沟通交流新学期第一周的相关工作。她告诉记者,新学期幼儿园有幼儿532名,分为10个班,其中小班3个。
“5G+远程课堂”在重庆渝中区人和街小学、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小学、巫溪县红池坝镇龙台小学落地,三校同步高清教学;依托“云—网—端”一体化技术支撑体系,宁夏银川市兴庆区第三小学春林校区,共享北京优质教育资源;湖北鹤峰县无线网络覆盖学校教学区,认证用户的无线网可实现全县教育城域网
六月间灿烂的阳光洒落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洛俄依甘乡小学的操场上,一位体育老师站在中央,挥动着充满力量的手臂,指引着正在上体育课的学生们:“向前走,摆臂,摆臂……对,就像这样,手臂再摆得大一点,让活力飞扬起来!
连续两年超额完成本科上线率提升一个百分点的帮扶目标;123名教师相继接受交流培训;争取宁海帮扶资源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惠及师生5000余人……一连串的数字背后,凝聚了宁波宁海县教育“组团式”帮扶团队的心血。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杨剑在近日结束的凉山州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能力比赛中,盐源县职业技术中学校(以下简称盐源职中)取得了骄人成绩,共收获一等奖2项(均为该组第一)、二等奖4项,三等奖7项。其中,由宁波“组团式”教育帮扶团队带领的旅游、机械教师团队,分获专业一组一等奖第一名和三等奖。
“这个成绩来之不易!”近日,浙江宁波北仑区教育局援派干部、四川省凉山州美姑县中学校长刘信态在朋友圈发布了这样一条动态。就在不久前,刘信态获悉美姑县中学荣获凉山州人民政府颁发的年度高中教学质量考核进步奖,这也是该校首次获得该奖项!
“走进宁波学校,跟随宁波名师学习,这样的机会太难得了。”今年9月,20位四川凉山青年教师跨越山海,到浙江宁波开展为期一年的跟岗学习,邓佳丽老师就是其中一位。2022年7月,中央组织部、教育部等八部委联合启动了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
在川西海拔2800米的大凉山上,有一个乡村小学的教学点,直到两年前才通水通电才修通公路,最初只有4名学生,无校舍,孩子们曾在牛棚、土坯危房、砖房中上过课,直到这学期才刚搬进新校园。其条件艰苦,超出世人想象。这里就是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阿并洛古乡瓦吾社教学点。
在距离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15公里的大凉山上,有一个乡村小学的教学点。这里两年前才通水通电通公路。最初这里只有4名学生,今天已经有了248名学生。39岁的彝族教师曲比史古是这个教学点唯一的公办教师,他在瓦吾社教学点工作了14年。曾自费5万建教室被父亲拿羊铲追打。这事你怎么看?
在距离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15公里的大凉山上,有一个乡村小学的教学点。这里两年前才通水通电通公路。最初这里只有4名学生,今天已经有了248名学生。39岁的彝族教师曲比史古是这个教学点唯一的公办教师,他在瓦吾社教学点工作了14年。曾自费5万建教室被父亲拿羊铲追打。这事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