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徐州市农业农村部门总结去年“三农”工作,分析当前形势,确立了今年全市“三农”工作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对标对表“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战略目标,“夯实一个基础,拓展两项增收,聚焦四类重点,实现争先进位”,充分发挥徐州“淮海大粮仓”的保障作用,大力发展智慧农业,聚力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江苏“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走在前”。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2023年,江苏扎实开展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七大专项行动,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新气象。
7月20日,江苏各市农业农村局长座谈会在南京召开。会议总结上半年“三农”工作总体情况,并部署下半年各项工作。各市围绕推进农业现代化走在前、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主题,谈计划打算和发展定位,交流如何推进落实。
来源:人民网-江苏频道人民网南京7月20日电 (记者马晓波、实习生石佳睿)记者从江苏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的《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明确,到2030年,江苏将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
中新网南京2月28日电 (徐珊珊)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孙翔28日在南京表示,江苏将坚持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切实守好“三农”压舱石。
强工也强农,刮目看江苏。江苏“农业现代化走在前”新观察。提起当今的江苏,你能联想到什么?早在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就强调,“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
新华社南京2月2日电(记者赵久龙)记者从1日召开的江苏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获悉,近年来,江苏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强化财政支农,不断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2022年,省以上财政安排直接用于粮食生产的资金超过280亿元。
新华社南京8月23日电 题:绿色防控 智慧灌溉——江苏夯实秋粮稳产基础见闻新华社记者赵久龙8月21日,在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三河镇,农民在水稻田间除草。新华社发(万震 摄)立秋已过,江苏大地,广袤的稻田里一派生机勃勃。
近年来,江苏整合农业领域科技创新资源,提高农业的劳动、资本、土地、技术、数据等全要素生产率,形成了新质生产力,让传统种养产业实现了转型升级与提质增效。同时,借助新质生产力,江苏突破了自然条件限制,拓展农业生产空间,培育壮大农业领域新兴产业,布局建设农业领域未来产业。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交汇点讯 12月28日,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发布通知,受秋播时间拉长等因素影响,今年小麦油菜晚播面积仍占一定比例,苗情不平衡性加大,冻害、渍害、草害等隐患较为突出,冬季阶段性强降温强降雪可能影响小麦油菜和蔬菜生产。
新华社南京5月26日电 题:不误农时 抢收抢种——江苏田间“三夏”生产一线见闻新华社记者赵久龙眼下,江苏全省小麦由南向北陆续进入收获期,广大农户抢抓晴好间隙开镰收割小麦,在苏州、无锡、盐城等地,收割机在麦田里来回穿梭,广袤农田一片繁忙景象。春争日,夏争时。
本报南京2月21日电(记者刘已粲、苏雁)21日,2023年江苏省委一号文件《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文件围绕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突出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提出7个方面共40条具体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