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很多人都经历过,有些人便秘是大便干硬难下,有些人是好几天都没有便意,但是还有些人会有这样的症状:大便不干甚至不成形,频繁有便意但怎么使劲都排不出,排出后老是感觉排不干净,通过这些症状我们可以判断,这种类型的便秘是有气虚导致的。
气虚便秘属于虚秘的一种,患者的大便并不像实秘那样干硬,而且每天都能解大便,但是排便非常困难,每次解大便都要用很大的力气才能便出一点。有的人排完便后会出一身汗,还常伴有气短、乏力、不愿意讲话、没有精神、容易疲劳、不愿意活动等症状。
很多被便秘困扰的人士,时常遭受“难以启齿”的尴尬。尽管厕所成了他们的“常驻地”,但往往仍是徒劳无功。便秘不只让人身体不适,还会引发腹胀、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问题。中医理论指出,便秘通常与大肠津液亏损或大肠传导功能减弱有关。因此,调节肠道,补充津液,成为缓解便秘的关键所在。
之后各代医家对便秘病因病机治法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阴结”与“阳结”的便秘分类方法是由汉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明确提出来的,另外此时便秘的临床具体症状及舌脉也得以明确列出,此外,对于因脾虚津耗、肠液干燥所致大便困难这一证型,第一次提出了“脾约”这一概念,创制了“脾约丸”。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排便不顺畅的情况,尤其是上了年龄的40多、50多的中年人,便秘、大便燥结的情况更是常常发生,不仅身体上难受,还影响心情,造成便秘的原因很多,不仅仅是上火,脾胃虚弱也很容易导致大便干燥,接下来,我通过一个案例给大家讲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