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清朝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慈禧太后离京去西安途中饥饿难忍,京郊贯市有个人给她吃“窝头”,食时甚觉甘美,后回到北京,她命御膳房给她做窝头吃,于是精心制作了“小糖窝头”,后成为慈福斋戒时吃的一种甜食,小窝窝头食材:玉米面400克、黄豆面100克、白糖250克、糖桂花100克、制作步
黍面金黄大枣红,相拥相抱坐蒸笼。性黏原为粘贫嘴,却是公婆唬幼童。说的是关于过年蒸黄米面窝窝的事。作为过年的饭食,粘窝窝是最先着手做的,到了腊月二十六,家家户户开始蒸做黍子(黄米)面的粘窝窝,煮熟的大红枣点缀其上,说是吃了能粘住人们的嘴,从这天开始便不能说不吉祥的话。
冬季的到来,人的新陈代谢也变得缓慢,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待在家里不再出门,毕竟寒风刺骨。窝窝头是中国常见粗粮的一种,是我们父母辈甚至是爷爷奶奶辈常吃的主食,以前条件不好,大多采用天然绿色的五谷杂粮为主要原料,其中的纤维素含量很高,具有刺激胃肠蠕动的作用,因此口感不是很好。
作者:安慈安慈传统窝窝头的用料玉米面 2 黄豆面 1 水 适量传统窝窝头的做法步骤步骤 1玉米面和黄豆面的比例是2:1,掺在一起,兑凉水和成面团,团成窝窝形状,上锅蒸25分钟.即可,步骤 2没有黄豆面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