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经过国家卫计委呈报的数据,为了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中央委员会决定正式开放全面二胎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到了2021年5月,在“优生优育”政策的前提下,国家再一次开放了三胎政策,为了保持我国人力资源充沛。
计划生育,包括晚婚、晚育、少生(一胎化)、优生。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都记得,还包括堕胎和引产。60年代以前,我国没有计划生育,也没有提倡节制生育。那时的舆论导向是“人多力量大”。第一个提出“计划生育论”的马寅初,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无数人的围攻和责难。
在那个“人多力量大”的年代,计划生育这个设想是人们无法接受的,所以在人大会议上,马寅初大胆向毛主席谏言,称农村没有电,所以那些农民才不断地生孩子,毛主席听了这话后,只说了句就让他哑口无言:“你家里有电,但你生了7个孩子!”
子孙满堂,更是体现一户家族兴旺与否的标志,近代民国时期,即便不全是富裕家庭,对于生儿育女门户也十分看重。而对于“计划生育”的倡导者,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与人口学教授马寅初,他提出建议全国人民一个家庭只要一胎,也就是我们现在所了解的“独生子女”家庭。
但在他100年的人生中,他自己却一共娶了两个老婆,共养育了七个孩子。1902年,还在读书的马寅初在回学校的途中,突然下起了大雨,他只好在路边的亭子里稍作歇息等雨停,而此时,亭子里正好有一位姑娘也在躲雨,两个人就此认识,随后进行了简短的交谈。
他是中国首位提出计划生育的人,更是著名的教育学家、人口学家,但谁知在背地里,他自己娶了一个妻子就算了,还纳了一个小妾,到头来自己生了八个孩子,竟让广大老百姓去避孕节育,这个人究竟是谁,在他身上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计划生育,是几代人抹不去的记忆,和当年上山下乡、赤脚医生、乡村教师、恢复高考一样,产生于特定的年代,发挥了特殊的作用,拥有了特殊的味道。计划生育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正式实施于1982年。在实施之前,有大量的调研、论证、考察、协商、碰撞、规划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