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通广播4月14日消息盖房子像“搭积木”一样,12分钟“砌”一面墙,三天可盖一层楼。4月13日,记者从武汉经开区万名职工“学党史 听党话 建功‘十四五’ 打造新车谷”劳动和技能竞赛启动大会上了解到,作为华中地区体量最大的装配式还建房项目—沌口六村项目,曾于去年6月实现“三天一层楼”,到目前项目部继续保持着这一速度。
40年前,炸山填海的炮声开启了深圳这座城市“创时代”的征途,也在中国改革开放史册的第一页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初建“经济特区”,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再到如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个曾经渔火薄田的边陲小镇已是蓬勃发展的明星之城,前景无限。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周三春通讯员 方艳姣 汪兰 朱逍艺华中第一高楼武汉绿地中心与曾经的武汉第一座高楼晴川饭店隔江相望。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赖文晞 摄)“从这个角度看大武汉,太震撼了!城市发展真快!”金秋的武汉,晴空万里。
回到1979年的蛇口开发区,感受改革开放“开山炮”的巨响;回到1984年的国贸大厦建设现场,见证“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回到“中国电子第一街”——华强北 ,听听“一米柜台”“一柜暴富”的追梦故事……跟随记者“穿越”深圳时空,从今昔对比中,回味春天的故事。
在改革开放45周年之际,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承办的“穿梭45·身边故事会”活动第二场来到深圳。在现场,中建钢构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专家陆建新讲述了举世闻名的“深圳速度”是如何诞生的。
10月25日,中建三局发布讣告,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原局长、离休干部张恩沛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10月24日6时28分在深圳逝世,享年96岁。兹定于2024年10月28日上午10:00在深圳市殡仪馆举行送别仪式。
楼,见证奋斗故事,传递幸福力量。这十年,广东高楼拔地,更上层楼,推进区域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建设,建成广州国家版本馆、广东画院等一批文化新地标,实现省市县镇村五级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并建成珠三角地区全国文明城市群,横琴、前海开发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没错,只要把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运到工地装配起来就行,这样建造的房屋被称为装配式建筑。该项目7层以上为装配式施工,预制率达60.24%、装配率达78.91%,是白云区首个高预制率、高装配率的装配式工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