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门诊之中,时常能听到患者这样的疑问:“医生,我每天都有测血压呀,可为啥老是感觉测得不准呢?”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而其中的缘由,很多人并不知晓。测血压,看似是一件极为简单的事儿,可实际上这里面的学问大着呢,尤其是测血压时间的选择,那可是直接关乎着结果的准确性呀。
你是否曾在忙碌的工作中、或是刚刚完成一场激烈的运动后,匆匆忙忙地测量过自己的血压?可以认为,许多人都曾有过这种相似的体验历程。血压是衡量身体状态的关键参数,对其重要性万不可等闲视之。我们常听到医生提醒:“定期监测血压,尤其是测量时要注意时间。
人口老龄化目前是我国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显著问题,为了应对人口变化带来的挑战,我国卫生部门坚持“健康老龄化”,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老年疾病“预防为主”。而高血压作为老年人群中最为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我国超过五成的老年人都患有此病。
我国的高血压人群数以亿计,长期的血压偏高,对心、脑、肾、血管等主要器官带来实质损害,为脑卒中、心梗、冠心病、肾病等“培养”了大批正式病号和候选病号。如何把血压稳住,把血压拔高的因素清除掉,是科学家重点攻关的内容。
根据高血压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到2015年,我国成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有27.9%,也就是说平均每三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人属于高血压,这种发病的趋势也是逐年攀升,高血压的控制达标率只有15.3%,相对比较低,所以防控形势依然比较严峻。
只有定期检测自身血压的变化,才能更好地制定降压或用药方案,稳定病情。老林就是茫茫多高血压患者中的一位,前两天刚刚被确诊为高血压,虽然医生已经开具了降压药和治疗疗程,但儿子依旧不放心,给父亲买了一台血压器,嘱咐老林每天都测一下,如果有异常及时和医生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