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BBC发布的纪录片《中国制造2025》引发广泛关注。这部纪录片一改BBC过往对中国的批评态度,对中国制造业成就予以高度评价,声称“中国制造2025”86%的目标已实现,并将其归功于中国的国家耐心与长期规划。一、BBC报道的复杂语境与争议之处BBC此次报道的转变颇为突兀。
公司副总裁兼美光中国台湾负责人Donghui Lu表示,美光正利用AI需求的激增,并预计2025年性能将有所提高。Donghui Lu强调,特别是大型语言模型的出现,对内存和存储解决方案产生了前所未有的需求。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文|科技新知分享家编辑|科技新知分享家导语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光刻技术的进步与否直接影响着半导体行业的未来。
目前全球缺芯愈发严重,华为、高通、台积电、三星、苹果等科技巨头,均受到了缺芯的影响,即便如此,西方依然没有放弃对国产科技的打压,这让全球半导体产业雪上加霜,供需之间已经严重失衡,为此全球各大半导体企业纷纷选择自给自足,比如欧洲,包括德国、法国、西班牙等在内的17国组成欧洲半导体联盟,宣布将拿出1450亿欧元,打造欧洲自己的芯片和半导体技术;
近期,一则消息在各大视频平台广为传播,称清华大学EUV项目把ASML的光刻机巨大化,实现了光刻机国产化,并表示这个项目已经在雄安新区落地。对此,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电子院)9月18日发声,称该项目并非网传的国产光刻机工厂,而是北京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项目(HE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