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不是他贪玩耍丢了牛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九月十六那天早上敌人向一条山沟扫荡山沟里掩护着后方机关掩护着几千老乡正在那十分危急的时候敌人来到这个山口昏头昏脑地迷失了方向抓住了二小要他带路二小他顺从地走在前面把敌人带进我们的埋伏圈四下里乒乒乓乓响起了枪炮
活动当天,观众们观看了以线下展映形式播放的由青岛市话剧院带来的大型音乐儿童剧《二小放牛郎》,该剧是根据抗日红色经典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改编而成,作为爱国主义教育题材的创作,突出树立了王二小抗日小英雄的形象,并且通过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戏剧表演向他们普及爱国主义教育,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建设。
一首首经典旋律的底色,是爱国。福建新闻广播献礼建党百年。1942年,年仅13岁的抗日小英雄王二小在反“扫荡”中,为了保护部队和老乡,故意把敌人引进八路军的埋伏圈,被气急败坏的敌人枪杀,当时的《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报道了这个消息。
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什么是经典,怎么才谓不朽,以至永垂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嘹亮地传唱于祖国大江南北的经典抗战歌曲,再次印证了经典在伟大时代的熔炉中锻成,在万千百姓的口口传诵中不朽,成为民族不竭的精神力量。
“少年英雄谱”系列微视频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北京市关工委“一起长大”融媒体中心精心策划并制作了“少年英雄谱”系列微视频。从6月1日起,我们用“讲电影”的方式向孩子们讲述“自古英雄出少年”的壮志豪情!快和我们一起走进电影中浓缩的世界,去探寻英雄少年身上的精神力量吧!
小时候,不懂王二小为什么会那么勇敢,我们这些小孩儿可是连摔倒在地都会嚎哭一番的。长大后,才明白,要做二小真的是太难,要冷静,要有勇气牺牲。王二小1929年出生,父亲名叫王贵,身份却并不贵重,只是个庄稼人,给地主工作的农民。
《王二小》一反红色题材的严肃刻板的常态,以轻松活泼的互动方式和极富想象力的故事情节把我们带进“王二小”的故事和歌声中,该剧既有小英雄王二小感人肺腑的故事和情怀,也有小观众与儿童团成员之间趣味无穷的互动。《王二小》成功打破了红色历史题材剧目的票房瓶颈,刷新该领域票房记录。
最早唱响《歌唱二小放牛郎》的孩子已渐渐老去,而童谣里那个将日寇引入我军包围圈而牺牲的少年英雄形象,仍鲜活地跃动在太行山的记忆之中。70多年前,这个村曾是《晋察冀日报》所在地,日军多次来烧杀抢掠,全村400多口人有43人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