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同学阿亮,近日在从青海返回济南的途中,抽时间来到了母校,故地重游。当我得知这个消息时,已是次日。阿亮说因为时间紧就没来得及告诉你,深感遗憾。阿亮,老家是山东的,2001年来到了母校(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所在地新乡。
岁月不居,去马来牛,转眼已成花甲老人,阔别40年的母校,今日故地重游,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走在院子里,寻寻觅觅,虽然过去的砖瓦几近无存,但是40年前老师们那熟悉的身影,同学们在操场上活蹦乱跳的样子仿佛就在眼前。
站在人生路上,一回头,往事都已经变了模样,母校高中也不例外。记得上学时,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两三个星期才能出一次校门,刚一开始感觉都憋坏了,特别想出去看看外边的天空,呼吸一下自由的空气,那时候想出这个大门可是不容易,得拿着老师批准的请假条,保安大爷才放你出去。
2024年,羊城晚报社联合广东省写作学会开展“花地新苗 •粤写杯”成人组征文活动。活动主题为“我和母校的故事”。本次活动以“线上投稿+专家评审” 的形式进行。在作品征集阶段,组委会收到了来自全国多地写作爱好者踊跃投稿的作品。每一篇都饱含着对母校、对老师和对同学的深情厚谊。
人可以有千万种来处,归途却只有一个。快乐从来都不是大张旗鼓的宣泄,越简单,越从容,越自在。岁月留下的,回头看都会是美好。读书,世界就在眼前;不读书,眼前就是世界。我想人生是可以慢半拍,再慢半拍的,生命的钟表不能一味的往前拨,要习惯自己是生活的迟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