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抖音安全中心发布公告,更新“剧情演绎”类视频创作规范,将于2023年5月1日起正式生效。抖音要求:“创作者通过剧情演绎方式创作、发布虚构内容时,需在显著位置标注作品系演绎”,避免作品被误解。
为了流量,为了商业变现,很多剧情类账号会刻意制造人设、突显对立或冲突效果,会让人误以为是事实,为了治理虚假拍摆,避免作品引发错误解读,今天抖音特别出台新规,核心要求我提炼一下:1、剧情演绎、虚构情节的需主动打标,标明“虚构/演绎作品,仅供娱乐“等类似字眼,也像很多电视电影标的”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自媒体的要求也越来越向媒体靠拢了。
抖音致力于打造积极、开放、友善的社区环境,持续推进微短剧内容治理,并定期发布治理公告,鼓励和推广优质微短剧,持续对含有不良价值观导向、违反公序良俗、低俗“擦边”等违规内容的微短剧,以及相关违规账号进行治理。
一直以来,剧情类视频都是短视频行业重要的内容品类,涌现了众多优秀的创作者和作品,丰富了广大网友的精神生活。但近年来,也出现了部分剧情视频作品在网友、媒体传播、转载过程中,因为前后语境缺失引发误解,被误以为是真实事件,给网友和创作者都造成了不良影响。
近期,网上部分剧情演绎类视频作品网络传播过程中,因为前后语境缺失,被误以为是真实事件,造成了不良影响。针对这一现象,3月30日,抖音官方账号发布了关于“演绎”类作品的内容创作的最新规则。新规要求创作者发布剧情虚构内容时,“需在显著位置标注作品系演绎”。
3月30日,抖音发布关于更新“剧情演绎”类视频创作规范的公告称:“演绎”摆拍需显著标注,违者最高处以无限期封号。近期,网上部分剧情演绎类视频作品网络传播过程中,因为前后语境缺失,被误以为是真实事件,造成了不良影响。
中新网3月30日电 (中新财经记者 吴涛)近期,网上部分剧情演绎类视频作品网络传播过程中,因为前后语境缺失,被误以为是真实事件,造成了不良影响。此外,还有部分创作者试图利用虚假人设、情节等编造不实信息,凸显对立或冲突效果,骗取流量和钱财。
2023年9月8日抖音首次发布《抖音内容标识使用规范》,规范中指出,平台一直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一个真实美好、积极健康的分享平台,并鼓励创作者尊重事实、发布客观真实信息,同时对于特定信息,应提供充分的说明。
近日抖音安全中心发布《抖音关于实行热点内容核实机制的公告》即日起实行热点内容核实机制严厉打击“不择手段蹭炒社会热点”“自导自演式造假”等违规行为具体内容如下为维护良好的社区生态,落实“清朗·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专项工作要求,切实打击“不择手段蹭炒社会热点”“自导自演式造假
来源:中国青年报 近日,一位美妆博主的视频引发热议。 视频中,他称自己才25岁,不懂为什么会确诊为肝癌。视频最后两秒钟时,画面里却出现了“本期视频内容纯属虚构”的字幕......该博主的行为,一时间引发不少争议。
来源:【长沙发布】小布获悉,近日微信公众平台运营中心发布《关于处置通过捏造内容损害个人名誉行为的公告》抖音安全中心发布《抖音关于实行热点内容核实机制的公告》全文如下↓↓↓关于处置通过捏造内容损害个人名誉行为的公告微信公众平台一直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文明健康、规范有序的网络环境,平台倡
近年来,打着“陪睡”、“助眠”旗号,制作传播“擦边”内容,通过精准围猎异性来导流牟利的深夜直播时有发生,2024年以来,抖音重点打击此类直播,共处罚涉及色情低俗行为的账号超过200万个,对超4万个账号永久回收直播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