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岁的营级干部,究竟是留队继续干,还是转业及早回地方,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所处的环境也不同,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也会有所区别。小吏当年面临的问题也是如此,最后因为个人年龄和家庭原因而选择了营级转业。针对这一问题,简单谈一谈小吏个人的看法。
近日,上海一位营级转业干部,面对转业后安置地的选择问题上,很是纠结,不知如何选,他说:“我是海南海口人,男,今年38岁,正营级军官,部队驻地是上海,计划今年转业,目前,我纠结于转业安置地的选择:选择1:落户上海,爱人是海南文昌人,当年随军落户到上海,现为上海一小学老师,我符合转业安置到上海的政策。
军官转业安置对于很多人来说,都希望自己越年轻越好,毕竟转业到地方以后,如果年龄小的话,个人的发展空间也会更大,但是现实往往是残忍的,人多军官已经到了转业的年龄,却因为名额受限,却没有办法选择转业,只能一直在部队等待,而且个人进步更不用说,看着身边的年轻的越来越多,自己却只能无奈的
各位战友大家好,又到了转业干部安置的季节,在我们普通人的认知里边,军官转业应该就是公务员,就是行政干部,可没想到有的正营职的战友,回到地方,转业安置的时候,发现竟然还要考试。考试考砸了,可能还不是公务员编制。
军队转业干部是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组成部分,是重要的人才资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中说明,对退役的军官,国家采取退休、转业、逐月领取退役金、复员等方式妥善安置;
转业回地方工作有一段时间了,在部队军、师机关和团营单位都待过,在地方负责的工作里也有人事工作,对这方面了解的也多一些,结合自己的所思所悟,想给想要转身的军队干部提一些个人建议,受限于本人转业职务和在地方的职务,师级以上干部咱们这里就不讨论了,这里聊的就是师以下。
#头条首发大赛#军官,这个词语,对于许多人而言,并非遥不可及。在我们熟悉的社交圈中,同事、朋友、同学,甚至家人中,不乏那些曾经身披戎装、手握钢枪的军官身影。他们虽已转业到机关事业单位,但那份曾经的荣耀与责任,仍如同熠熠生辉的勋章,镶嵌在他们的生命历程中。
自从军改之后,军官要想转业,必须要符合“6+3”的条件。符合条件了,也只是才能可以走,但不一定就会让你走。面对现在的情况,转业想走也不容易了。如果在军校毕业后,分配到部队,不想在部队干了,只想干个一两年就转业,能走吗?
现在又是转业的季节,转业离队的这些战友,领导谈过话之后,就可以离开部队了,各自根据自己的情况为下一步的安置做一些准备。选择转业,是一个人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不过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真正能够在部队干到退休的极少,不是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