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南方天文台天文学家们(ESO)在当地时间周二(6月18日)发表的研究中揭示,他们即时观测到一个超大质量黑洞的苏醒,这是人类天文学家首次见证这一现象。在一个距离地球3.6亿光年的遥远星系,这个超大质量黑洞从休眠中苏醒,开始吞噬周围物质,目前质量已经是太阳的约100万倍。
新华社 | 作者 王鑫方恒星进入老年阶段后会膨胀为红巨星,吞噬掉其“扩张”之路上遇到的任何物质,包括行星。美国科学家在《自然》期刊3日刊载的论文中宣布,他们首次观测到恒星吞噬行星。此前,科学家们仅观测到恒星吞噬整个行星之前和之后不久的迹象。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25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天文学》杂志撰文指出,他们利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或许发现了银河系外首颗行星的“蛛丝马迹”。这颗候选系外行星位于螺旋星系梅西耶51(M51)内,这一发现为在更远距离搜寻系外行星打开了一扇窗户。
我国“天关”卫星(爱因斯坦探针卫星)观测到一例产生于约125亿光年之外的伽马暴EP240315a,这是人类首次探测到宇宙早期爆发现象的软X射线信号,将为开展早期宇宙相关研究开启一扇新窗口。相关成果论文23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在线发表。
(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5月16日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天文学家首次观测到黑洞边缘的“暴跌区”(plunging region)。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曾预言这个区域,在这里,物质不再围绕黑洞旋转,而是直接落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