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20年之后,2021年的上半年再次出现了“31省市,仅有上海财政有盈余”的特殊现象。如果说中西部地区的财政不能自给、依赖转移支付是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那么全国只有一个省市的财政有盈余,那么实际上反映的是当下财政制度造成的结构性现状:在经历了几轮财税改革后,地方财政所获得的收入比例在持续下降,新的地方税源又迟迟未能建立,导致地方财政普遍不能自给,只能依赖于中央财政的再分配。
全国各省2024年前7个月的财政收支数据新鲜出炉,结果一出,吃瓜群众纷纷表示:这数据,有点意思!那边厢,不少省份却陷入了“收入像条小溪,支出像条黄河”的窘境,让人不禁感叹:这年头,连省份都得拼“财商”了?
1月-8月,随着各种刺激政策的发酵,各地财政收入开始向好,大部分省市的财政收入表现比上一阶段趋好。上半年,中国31省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差均为负,1月-8月,上海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差由负转正,剩余30省份依旧为负。
2019-2022三年疫情过去了。中国不含港澳台的31个省市中在财政上的表现如何?富裕省市给全国财政做了多少贡献?而贫穷省份的财政窟窿又到底有多大?创造了财政正贡献的三省三市:上海是 31 个省市中财政贡献最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