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百度集团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裁王云鹏朋友圈公开表示,“我们已经开始行动,智驾和地图导航有我们兜底,请极越车主放心。”同日,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也发布微博,称吉利将保障车辆的正常使用和售后服务。
编者按:以变革应对变局,以远见超越未见。大象新闻、大象财富联合腾讯新闻、腾讯汽车推出2024年终策划《变局之下》,回望2024、展望2025,让洞见穿越时间,向未来寻求确定,本期聚焦智驾大变局,也是腾讯汽车《狂飙年代》系列之九。
“现在智驾方案商普遍活得非常不好,独立的第三方厂商很难玩”“未来只能保证自己不死,能赚到钱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不赚钱又融不到新的钱,这些企业基本上会被拖死,资本市场对自动驾驶也很悲观。”“一般的二线供应商迟早被这些主机厂玩死。”“供应商活得跟狗一样。
界面新闻记者 | 刘嘉欣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是汽车智能化的两大主要话题,这也成为汽车公司竞相发力的重点。目前,汽车产业加速进入以智能化为核心竞争力的新阶段,智能化的认识不再仅仅只是一个具象的功能或者产品,AI化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新战略支点。
2023年11月6日,百度发布内部邮件宣布新一轮干部晋升及轮岗,时任百度副总裁、自动驾驶事业部总经理王云鹏晋升为集团副总裁,并担任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组(IDG)负责人,而原IDG业务负责人、百度资深副总裁李震宇则轮岗至CEO助理及集团科技伦理委员会主席岗位。
“具身智能”成为6月14日举办的北京智源大会上的重要议题。在主题讨论环节,从事多年无人驾驶研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张亚勤认为:“无人驾驶本身是一个开车的特殊机器人。明年无人驾驶会成为第一个真正的具身智能或者物理智能的AGI。
来源:中国经济网张永伟表示,新能源的变化还没有完成,智能化变革又要开始,这种叠加的发展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新常态。王琅认为,人工智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激发了全球的科技之变、产业之变、时代之变。
本报记者 尹丽梅 张硕 合肥报道今年以来,“AI驱动”“端到端”“大模型”成为汽车智能化的高频词汇。在智能驾驶与智能座舱这两大高地上,主机厂、供应商等角色各显神通,围绕AI大模型展开激烈角逐,汽车智能化已经进入深度变革期。
自动驾驶的未来一定是在中国,如果要做一个变革人类出行梦想的事情,它就应当发生在中国,这里有最好的工程师、最好的AI人才,这些年国家对于智能化、AI的战略支持,使得中国拥有非常优渥的土壤,能够进行硬核科技的创业。
界面新闻记者 | 李如嘉界面新闻编辑 | 文姝琪4月19日,百度Apollo迎来七周年。百度集团副总裁、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组(IDG)负责人王云鹏发布了上任后首封内部信。信中提到,汽车的“电动化”发展趋势已定,“智能化”才刚刚开场。
本报记者 夏治斌 石英婧 上海报道今年以来,多家汽车零部件巨头相继举起降本增效大刀。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CEO Stefan Hartung(史蒂凡·哈通)于当地时间9月21日表示,尚未排除关闭德国北部Hildesheim电动汽车工厂的可能性,也没有排除进一步裁员的可能性。
这是一个变化的时代,卷的不只是主机厂,零部件巨头博世也经历了138年来最大的架构调整。据悉,自2024年1月1日起,博世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业务在重组后正式定名为“博世智能出行集团”。重组之余,博世智能出行集团中国区董事会正式成立,统筹管理在华相关的事业部和团队。
汽车强国先强基,强基之本,在供应链。例如日本有电装、爱信精机、斯坦利电气、普利司通、优科豪马等,美国有李尔、天纳克、博格华纳、安道拓、德纳等,诞生出大众、梅赛德斯-奔驰、宝马、保时捷等知名车企的德国,背后则站着博世、采埃孚、大陆、巴斯夫、马勒、蒂森克虏伯、舍弗勒等一大批汽车零部件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