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翁淑贤 通讯员许咏怡、罗韦医学指导/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主任王军明教授春节回老家过年,小刘(化名)发现,一向视力良好的母亲鼻梁上也架起了一副眼镜。仔细询问之下,母亲才告诉他,近大半年来,她逐渐发现看近处的东西越来越模糊。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有句俗话说,四十七八,老眼昏花。人一旦上了年纪,视力就容易下降,对于一些消费者来说,去医院配眼镜太麻烦,他们更愿意去网上或市场买一种成品老花镜,这种产品有不同的度数可以选择,便宜又省事,戴上也能立刻看得清楚。
老花眼即老视是一种生理现象,不是病理状态也不属于屈光不正,是人们步入中老年后常出现的视觉问题。然而很多人对于老花眼的认识仍然不够,常常陷入误区。今天就跟着重庆南坪爱尔眼科医院副院长陈春梅一起来了解一下老花眼的常见误区。
新华社沈阳10月11日电(记者于也童)老花镜是很多老年人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之一。重阳节来临之际,专家提示,老年人在选择老花镜时,最好不要图省事买现成度数的成品镜,为避免长期佩戴眼部出现不适,要先到医院或专业机构验光。
老花眼又称老视,是一种生理现象,不是病理状态,也不属于屈光不正,是人们步入中老年后必然出现的问题。引起老花眼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逐渐硬化、增厚,而且眼部肌肉的调节力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退,导致患者变焦能力降低,所以这类患者通常表现为远视力正常,但是近视力不佳。
很多老年人觉得老花镜只是偶尔用用,没必要专门去验光,而且路边摊的老花镜物美价廉,凑合着能看清就行。其实,“路边摊的成品镜材质一般不太好,而且是按照平均标准制作的,左右眼的度数一样,也没有考虑散光和瞳距的差异问题。
老花镜是中老年人离不开的好帮手,而10元一副的老花镜你敢买吗?老花的度数只和年龄有关吗?让老花不花能实现吗?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邀请西安市中心医院眼科主任、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保健学会老年医学专委会常务委员杜兆江进行了详细解答。
不知道有多少人发现自己的父母不知何时脸上出现了皱纹,甚至还出现了老花镜,更令人震惊的是,他们的老花镜很多都是从菜场、地摊、夜市购买的,没有验光全凭感觉,一副眼镜甚至比某多多还便宜,9.9 元都不用包邮。
“商家用能否看清药品说明书测老花度数”引发关注,记者走访多个配镜点发现,按年龄配老花镜的情况很普遍,有些店家甚至缺失瞳距标识。北京同仁医院验光配镜部主任吴敏提醒,老人配眼镜前应先去医院或专业机构验光。“您今年68岁,买300度的老花镜就行。
近日,江苏省市场监管局通报了70种消费品质量省级监督抽查情况,其中,太阳镜,老花镜等产品在抽检中都发现了不少问题,质检部门提醒消费者,选购这类产品时要注意避坑。老视成镜是俗称的“老花镜”,根据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发布,抽查的50批次老视成镜产品中,5批次不合格,抽查不合格率为10%。